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主纜緊纜施工圓滿完成


   深圳訊 10月11日,隨着六臺300t千斤頂同步回油結束,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主纜緊纜施工正式圓滿完成,標誌着伶仃洋大橋建設即將轉入索夾安裝施工階段。
  主纜是懸索橋的主要受力構件,有着懸索橋“脊梁”之稱。伶仃洋大橋單根主纜由199根通長索股組成,每根索股由127絲、直徑爲6.00毫米的國産自主研發2060兆帕的鋅鋁合金鍍層高强鋼絲組成,長約3公里、重約90噸,可承擔極限拉力高達740噸,是目前國内强度等級最高的懸索橋主纜鋼絲。
  在199根索股架設完成,垂度調整結束後,索股仍處於架設時的六邊形形狀,且索股之間、索股内部都存在空隙,主纜外觀直徑會比設計直徑大得多,無法安裝索夾。這時需對主纜索股進行緊纜施工,把主纜截面緊固爲圓形,並盡可能縮小内部空隙,使空隙率達到設計標準。
  “爲更精準地將主纜緊到設計空隙率,項目部將主纜緊纜施工分爲預緊纜和正式緊纜。在夜間温度條件較好,索股温度穩定且排列整齊時,進行預緊纜作業。預緊纜作業采用預緊纜夾具+手拉葫蘆的方式進行,利用二分法將主纜分成若干大段,每大段長約100米。通過預緊纜使主纜空隙率接近設計時,在預緊點兩側用捆扎鋼帶固定主纜索股,使主纜截面保持近似圓形。”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5標上構施工段負責陸梓生介紹。
  預緊纜完成後,主纜直徑、空隙率和不圓度等指標還未達到設計要求,需進行正式緊纜工作。緊纜過程中,爲保证緊纜質量的同時保護索股,現場采用膠墊隔離千斤頂緊固蹄和索股,並在正式緊纜前進行緊纜試驗,將緊纜機試驗參數與緊纜目標反復比對,最終得出指導性試驗結果。
  同時,現場在緊纜時每間隔1米擠緊1次,擠緊後立刻在擠緊器旁安裝2根鋼帶箍緊並對該處主纜的周長和横竪徑進行測量並記録,保证質量萬無一失。在嚴格的技術手段與精密的技術參數控制下,最終主纜的空隙率與不圓度誤差均控制在2%以内,滿足設計要求。
  正式緊纜開始時正值國慶,項目部積極響應疫情防控號召,管理人員主動要求留守現場,實行白晚班搶抓正式緊纜施工工期,最終4臺緊纜機用時11天完成主纜緊纜施工,提前一周完成緊纜施工,爲後續索夾、吊索及鋼箱梁吊裝提供了重要保障。展望未來,深中5標將繼續重點優化資源配置及方案,合理、高效組織施工。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再建新功。(雷健)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