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奮力贏得發展新優勢
——從重大工程建設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北京訊 “嫦娥”落月、“天問”探火、神舟飛天、高鐵奔馳、C919首飛、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從南海之濱到北國雪原,從東部沿海到西北内陸,一個個重大工程相繼問世,一項項發展成就碩果纍累,匯聚成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强領導下,我國重大工程建設穩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强調:“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够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
  一路行來,大國工程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都體現了中國工程建設的雄厚實力,彰顯了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更充分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偉力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
   【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凝聚奮進力量】
  秋日的伶仃洋,粤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深中通道島隧工程施工海域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這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超級工程,將在兩年後連通隔海相望的中山市和深圳市,勾連起粤港澳大灣區的生機與活力。
  “中國天眼”落成啓用、“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復興號動車組開上青藏高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籌謀劃,我國重大工程建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成就,爲我國成爲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奠定了重要基礎。
  10年間,各級黨組織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各項决策部署落到實處,充分彰顯黨的政治領導力、統籌協調力和强大執行力。
  烏東德、白鶴灘工程地質復雜、氣候惡劣,綜合建造難度居世界前列。中國三峽建工集團黨委所屬的烏東德、白鶴灘基層黨組織聯合參建單位廣泛開展黨員紅旗崗、黨員先鋒號、黨員攻關小組等活動,攻克了一系列水電工程重大技術難關;滇中引水工程施工中,各參建單位以黨建引領爲龍頭,把黨建引領與施工生産緊密結合,不斷增强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提質提速打造精品水利工程……
  今年以來,受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穩重大工程投資、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對經濟發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顯。
  在黨中央以上率下示範引領下,各地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列出任務書、排出時間表、畫定路綫圖,平陸運河、引漢濟渭等一個個重大工程緊鑼密鼓推進,發揮投資帶動作用,爲穩住經濟大盤、提高綜合競争力、保障國家安全提供支撑。
  一位西方政要來華訪問時曾提出問題:爲何中國制定的五年規劃能一個接一個地完成?得到的答案是:中國的制度設計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
  “實踐證明,始終堅持黨的强有力領導,才能正確發揮引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功效。”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戰略規劃室副主任王利偉説。
   【依靠集中力量辦大事實現跨越式發展】
  更加高效地配置科技創新的力量資源、更加有力地强化跨學科領域的協同攻關,在重點領域、前沿技術方面,迅速形成競争優勢、争取戰略主動,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
  “中國的特高壓技術很厲害,厲害到什麽程度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國良説,全球只有中國掌握特高壓全套核心技術,所以中國標準就是世界標準。
  特高壓技術的突破,離不開重大工程依託、離不開聯合攻關。
  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電網企業組織了幾十家科研機構、高校和200多家設備製造企業的近5萬名工程技術人員,産學研用協同攻關。依託自主創新,他們成功研發出與特高壓相關的21大類、310項關鍵技術,連續攻克了特高電壓、特大電流的絶緣、設備研製、電磁環境控制、試驗技術等世界級難題。
  9月13日下午,歷經13天的連續施工,“西電東送”大動脈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重慶段順利完成長江大跨越放綫作業,標誌着“西電東送”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遶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一項項重大工程建設着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佔事關長遠和全局的戰略制高點,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優勢資源整體推進,集中力量辦大事。
  “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把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完成好。”2020年11月,川藏鐵路開工建設時,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
  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强調:“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强化黨和國家對重大科技創新的領導,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圍遶國家戰略需求,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强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大幅提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領域形成競争優勢、贏得戰略主動。”
  10909米!這是我國載人深潜創造的下潜紀録。2020年11月,“奮鬥者”號在馬裏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我國從此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的能力。
  萬米深潜談何容易!馬裏亞納海溝最深處約11000米,水壓高、完全黑闇的極端惡劣環境對潜水器的抗壓能力、操控性能、通信系統的考驗,無一不是世界級科技難題。
  對此,我國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近千名科研人員,按照“没有單位、只有崗位”的理念開展協同攻關,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奮鬥者”號部件的國産化率超過了96.5%,具備了全海深進入探測和作業的能力。
  “在今天的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使我國在一些關鍵領域、重大項目上以較短時間實現了突破和創新。”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梓睿表示,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工程建設這個領域可以清晰看出,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下,無論是科技創新能力還是創新速度,我們都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民生工程彰顯爲民本色】
  黄沙漫漫、狂風肆虐,這裏是有着“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惡劣的自然環境,阻斷了大多數生物的繁衍生息,也阻礙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的發展。在“死亡之海”上開通一條與外界聯繫的道路,成了且末縣民衆長久的盼望。
  2017年10月,新疆尉犁縣至且末縣沙漠公路開工建設。克服路基鬆軟、風沙埋路等難題,挖平32座高大沙山,填平28處丘間窪地,歷經近5年“起早貪黑”的沙漠施工,2022年6月30日,這條全長334公里的沙漠公路正式通車。
  路通了,從庫爾勒市到且末縣只用6個小時,用時縮短一半。當地牧業的運輸和養殖成本大大降低,也方便了塔裏木盆地豐富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運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具有的顯著優勢,就是扺禦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就是始終堅持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這是我們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脚點。”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説。
  悠悠萬事,民生爲大。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惠及廣大人民群衆重大工程建設突飛猛進。
  受益於南水北調工程,中綫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5300多萬人喝上長江水,500多萬人告别瞭高氟水、苦鹹水;
  受益於“西電東送”工程,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爲東部經濟騰飛提供急需的能源,點亮萬家燈火……
  “我們黨是爲人民服務、爲人民造福的黨。把老百姓關心的事一件件辦好,是共産黨人的共同心願。”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番話飽含深情,揭示了中國共産黨人一以貫之的爲民宗旨。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開年以來,各地各部門按照黨中央關於“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要求,持續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有序實施,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見行見效、提質提效。
  細看這102項重大工程,既有事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國家大事”,如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性重大攻關項目,川藏鐵路、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基地、沿江沿海鐵路等基礎設施領域具有世界級水平的標誌性工程,也有聚焦民生冷暖的“暖心小事”,如直接關係老百姓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防洪排澇等一系列重大民生項目。
  5G基站建起來,社會經濟發展有了更快捷的“信息高速路”——截至今年9月9日,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外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新場景不斷涌現。
  崇山峻嶺竪起巍巍鐵塔,懸崖深澗架起懸索大橋,茫茫戈壁建成光伏電站……一個個重大工程拔地而起,傳遞着民生温度,不斷提昇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印证着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脚點,更加自覺地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强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全面加强重大工程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夯基壘石。(樊曦、葉昊鳴、張泉、嚴賦憬、田建川)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