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國新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北京訊 四川省通濟堰、江蘇省興化垛田、浙江省鬆陽鬆古灌區、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6日成功入選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録。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包括這4處新入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已達到30處。
  通濟堰渠首位於成都市新津區南河、西河、金馬河交匯處,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通濟堰灌區目前是都江堰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向成都、眉山2市4縣區提供生活、生産、生態用水,灌溉面積52萬畝。
  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分佈在江蘇興化湖蕩區,是高地旱田灌排工程體系。歷史上壘土成垛形成的垛田,發展出有着配套的圩堤、灌排渠道、水閘等複合灌排工程體系和獨特灌溉方式的灌溉工程系統。目前它仍在發揮灌溉排水、防洪抗旱排澇、生態農業、景觀旅遊等效益。
  鬆古灌區位於浙江省鬆陽縣,是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的典範。從當初人們在鬆陰溪流域依勢築堰建渠,逐步建成以鬆陰溪主支流爲水源,堰堤密佈、圳渠交錯的灌溉網絡。明清時期灌區工程體系臻於完善,至今仍在滋潤着鬆陰溪兩岸16.6萬畝良田。
  上堡梯田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西北部山區,面積約有5.1萬畝,屬陡坡梯田,垂直落差近千米。成熟於宋元時期、完善於明清時期的上堡梯田灌溉工程,既包含完善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統,也包含良好的生態保護系統。
  與我國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同時列入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録的,還有來自澳大利亞、印度、伊拉克等國的15處。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達140處,分佈於18個國家。(劉詩平)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