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訊 9月24日晚,佛山市禪城區“嶺南文脈之城”暨“佛山古鎮”建設啓動儀式舉行。活動現場,禪城區正式出臺《佛山市禪城區打造嶺南文脈之城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也意味着未來在禪城,將呈現“一軸一核六片區”新局面,形成“七彩連珠”的佛山古鎮新格局。
近年來,禪城在傳承弘揚嶺南文脈上不斷作爲,持續盤活區内現有資源,强化共建模式,以點帶面串聯文化産業聚集,本次《方案》的出臺更是彰顯禪城區打造文化與旅遊相融相生、文旅和城市兼融兼美、文旅和商業同融同興、文旅和産業共融共旺、文旅龢民生互融互惠的嶺南文脈之城的决心。
▶▷“八大行動”
争當傳承嶺南廣府文脈的“排頭兵” 當前,佛山市提出“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出臺争當傳承嶺南廣府文脈領頭羊三年行動方案,打造嶺南廣府文化重鎮,建設高品質現代化人文都市,探索建設粤港澳大灣區首個“嶺南非遺天地”,創建佛山古鎮特色小鎮。
禪城區《方案》的出臺,是基於禪城區現有文化的基礎,回應了群衆對禪城區文化建設的期盼,旨在傳承弘揚“鐵軍精神”,着力鍛造“宣傳思想文化鐵軍”,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傳承者、城市文化發現者、禪城新文化創造者作用,全面推進“六城”建設、打造“六最”禪城,這正是中心城區未來發展的所需要的。
值得關注的是,《方案》中有兩大亮點,一是禪城將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嶺南廣府文化“雙創”、城市形象傳播推廣、市民文明素養提昇、文藝創作生産提質、公共文體服務惠民、文化産業做優做强、文化改革創新保障等八大行動,共計36項工作任務。二是首次明確禪城將構建[1+2+3+N]“嶺南文脈軸綫”空間結構的“嶺南文脈軸綫”。
禪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禮鋒表示,未來三年,禪城區將結合嶺南文脈軸綫各節點的歷史故事,積極運用影視、數字、文創等現代風尚創新方式,打造風格别具、文藴生輝的“一主多支”嶺南文脈軸綫,堅持一年一發佈,一年一修訂,一年一驗收,確保項目按期推進,按質推進。
▶▷“一軸一核六片區”
“佛山古鎮”建設開啓新篇章 作爲嶺南文脈軸綫建設的重要内容,“佛山古鎮”建設也於當日正式啓動。據瞭解,“佛山古鎮”以“佛山最嶺南,古鎮最佛山”爲核心理念,以“宜居宜游宜創業亦古亦今亦未來”爲願景,找尋歷史坐標,樹立文化旗幟,塑造産業生態,實現集聚(創新融合)發展,以嶺南文化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具體而言,“佛山古鎮”建設將以“一軸一核六片區”爲實施路徑,即以祖廟聖地爲核心,劃分汾流古渡、品街三市、仁壽問禪、任圍百工、塔坡初地和垂虹潮港六大片區,融入“佛山古鎮,精彩自然來”的理念;以嶺南文脈主軸作爲串聯“佛山古鎮”文商旅産業的關鍵軸,以東華里古建築群爲産業依託,打造一站式文商旅體驗覈,打造曆史融合現代、特色兼具創新、生態宜居宜業的嶺南廣府文化集聚街區。
“‘佛山古鎮’將扎實推進3大工程、9項行動及21個項目。”爲了更好深挖“佛山古鎮”底藴,落實“佛山古鎮”建設,祖廟街道黨工委書記李仕亨指出,將活化保護好轄區歷史建築、特色街區、非遺民俗,讓嶺南廣府文化遺産更好融入現代城市功能和群衆生活,留住烟火氣、焕發新活力。
活動當天,21個優質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項目涵蓋文化體驗、文化産業、金融投資等類别,簽約總金額達到165億元。此外,祖廟街道還宣佈建立起“1+3”行動支撑體系,以“佛山古鎮”爲一個戰略建設規劃,確立了政策支撑、平臺支撑、金融支撑三條支撑路徑。出臺加快了建設嶺南文脈之城推動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政策扶持總規模高達1億,並成立街道文投公司,構建起“平臺+公司”的文商旅融合發展模式。此外,祖廟街道還創立了“佛山古鎮”文創直投基金,這是華南地區首支文創基金,直投資金1億,通過“投貸聯動”方式撬動100億規模的産業資金池。
▶▷“一區四强”齊頭並進
打造禪城文旅發展“金名片” 禪城着力打造“嶺南文脈之城”暨“佛山古鎮”的建設,正是發揮文化在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帶動支撑作用,既彰顯了禪城區主動擔當的魄力,也是着力鍛造“宣傳思想文化鐵軍”的現實體現。
“按照《方案》,禪城將争取做到‘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有突破’,盡快搭建好嶺南文脈職稱的骨架框架。”禪城區區長盤石表示,“嶺南文脈之城”暨“佛山古鎮”建設的啓動,將成爲推動禪城城市提質、産業昇級、人才集聚的重要抓手,成爲禪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最本質的精神内涵、最鮮明的城市印記、最有力的發展引擎。
關於嶺南文脈之城的建設,王禮鋒表示,其最終的目的是爲了推動嶺南文脈、嶺南廣府文化、城市的功能和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期望的更好結合。
下一步,禪城還將積極配合籌建佛山陶瓷文化博物館,打造嶺南特色街區園區。更大力度推動水韵南莊、陶韵石灣、文韵張槎、古韵祖廟鎮街特色文化,推進祖廟街道“佛山古鎮”、石灣“美陶灣”建設項目,打造中心城區文旅發展的“金名片”,使各鎮(街)從全區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撑點向創新發展的主戰場轉變,形成文化發展“一區四强”的齊頭並進之勢。(梁藴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