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訊 浦江兩岸流光溢彩,東海之濱千帆競發。在喜迎黨的二十大的熱烈氛圍中,上海2500萬幹部群衆幹勁昂揚,在重大任務中勇挑重擔,在改革創新的一綫比學趕超,努力把國家戰略勢能轉化爲高質量發展效能。
黄浦江畔的中國船舶館,近日舉行了首届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主題展。
2021年12月,中國船舶集團總部遷駐上海,目前主要造船指標穩居世界第一位。“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將作出事關發展全局的戰略安排。作爲央企,我們將深入推進在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助力上海建設船海領域科技創新策源地。”中國船舶集團副總經理孫偉説。
包括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在内,近年來諸多國家戰略在上海落地。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届進博會開幕式上宣佈,交給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增設上海自貿區新片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册制、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並上昇爲國家戰略。
今年是臨港新片區運行三週年,在國家戰略指引下,新片區的規上工業産值等經濟指標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趙義懷説:“未來臨港還要在若干重點領域率先實現突破,盼望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給新片區的高水平開放發展注入更大動力。”
上海西端,滬蘇浙交界處。長三角生態緑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内,同樣呈現出生氣蓬勃的發展勢頭。
在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的華爲青浦研發中心工地現場,中建三局項目經理楊威告訴記者,他們承建的一個組團最近率先實現主體結構封頂。他説:“這表明示範區的重點項目建設進入新的階段。迎接黨的二十大,我們示範區開發者也要錨定奮進‘新目標’,鼓足勁頭干出實效。”
今年以來,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推出了15項制度新成果,讓人才、資金等要素在省際間更加暢通流動。“下一步,我們要堅持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雙輪驅動,推動更多跨域合作,用實際行動來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説。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克服疫情不利影響,今年1到7月上海全市貨物進出口、實到外資實現正增長,戰略性新興産業占工業的比重提高到42%,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
再過不到50天,第五届進博會將在上海如期召開。目前,進博會企業商業展招展工作已經完成,參展的世界500强和行業龍頭企業超過280家。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會議中心副總經理王旭宏自今年六月開始,就和會議中心的同事們進入了“衝刺時間”。“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見证了中外來賓共襄貿易盛舉、共享美好未來。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這激勵我們拿出最好的狀態,服務好第五届進博會這一場重大的主場外交活動。”王旭宏説。
位於浦東張江科學城的張江科學會堂,9月剛啓用就迎來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未來,這裏還將面向全球前沿科創力量,搭建交流、交鋒、交匯的平臺,成爲浦東乃至上海的科創新地標。
2018年11月,面對張江科學城的科技工作者,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説:“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臨門一脚’”。如今,在張江科學城這片沃土上,先後“長出”了約2.3萬家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800餘家。包括生物醫藥和集成電路等先導産業在内,登陸科創板的張江企業數量超過30家,位居全國前列。
“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是黨中央賦予上海的戰略使命。迎接黨的二十大,我們要進一步彰顯引領區的速度、拿出引領區的作爲。”浦東新區副區長吴强説。
經濟發展的活力要强,城市治理的“底盤”要穩。中心城區成片舊改宣告收官、黄浦江和蘇州河公共岸綫貫通開放……愈加幸福的生活,讓上海幹部群衆對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更加期待。
最近,上海市静安區石門二路街道新福康里居民區内,又一幢居民樓的加裝電梯工程正進入收尾階段,將幫助不少老齡居民解决出行困難。
“堅持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多方協同,我們想方設法在有限的空間内創造條件、造福居民。”新福康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魏瑛剛剛參加了上海深化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會議。她説:“我們熱切期盼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們也一定會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在社區裏,持續推進社區微更新、養老等一項項民心工程,讓社區居民生活更安心、更舒心!”(姜微、何欣榮、楊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