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在韓江上翩翩起舞,潔白的身影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
青瓦、白墻、紅柱,金山大橋旁,一個古色古香的建築物聳立在江邊,這便是引韓濟饒供水工程的韓江取水口。
通過深埋在江底的管道,優質的韓江水汩汩流向意溪泵站,並沿着36.7公里的輸水綫路,穿大山、越鬧市、跨河流,流向饒平縣。
7月22日,隨着引韓濟饒供水工程的正式通水,甘甜韓江水奔赴饒平,60萬蘇區百姓終於告别飲水之痛,喝上韓江好水,圓了期盼已久的好水夢。
【饒平之“渴”引韓江水可解】 饒平縣是原中央蘇區縣,黄岡河是縣域内唯一的飲用水河,流域面積小,水資源可利用率低,季節性缺水問題突出。而作爲保障縣城飲用水源儲水樞紐的湯溪水庫,自1958年建庫以來蓄水量不能滿足下游用水需求的年份超過20餘年。
近年來,隨着益海嘉裏(金龍魚)潮州糧油生産銷售基地、華瀛LNG、華豐中天LNG、海大集團生物飼料潮州加工基地等大企業大項目相繼落户饒平,給饒平經濟帶來活力與生機的同時,也給臨港産業用水需求帶來更大壓力。因此,建設引韓濟饒供水工程,不僅是饒平人民的迫切需求,更是推動饒平振興發展的關鍵。
十餘年來,引韓濟饒供水工程一直是省、市、縣各級人大代表關注的重點。2015年6月,引韓濟饒供水工程獲省發改委批復立項,2017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
民心工程與群衆利益息息相關,與百姓幸福緊密相連。爲此,潮州市各級各部門多次召開會議討論研究、深入現場開展調研,並與省有關方面積極對接聯繫。
2019年8月,廣東省屬粤海控股集團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踐行國企擔當,由旗下核心企業粤海水務與饒平縣政府簽署了潮州引韓濟饒供水工程建設及饒平縣自來水公司合作協議,全面接管引韓濟饒供水工程的建設管理和運營,並組建成立潮州引韓濟饒供水工程建設指揮部,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多方合力解决征地問題】 整個工程建設最關鍵部位是位於湘橋區的1號支洞和2號支洞間長約3.8公里的主隧洞,這兩個關鍵節點何時完工,關係到工程全綫的竣工進度。因此解决這兩個關鍵節點的征地工作,迫在眉睫。
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面對征地拆遷方面可能出現的諸多難題,共同合力系統謀劃,推動征地拆遷工作有序開展。征地拆遷小組在進村入户瞭解村民訴求後,積極與村幹部協調溝通,耐心爲村民釋疑解惑,最終村民們爽快地同意征地。
在各方合力推動下,2019年9月,工程關鍵段1、2號施工支洞陸續交地,開工建設。至11月底,湘橋區段1-4號支洞臨時用地全部完成並交付施工,饒平段征地也已基本完成。征地問題的解决,讓工程建設得以放開“手脚”。
【攻堅克難貫通萬米隧洞】 引韓濟饒供水工程主要建設項目包括取水口、抽水泵站、輸水隧洞、輸水管道、調水塔及過溪(河)倒虹吸等,其中,輸水隧洞的施工,是整個工程的施工重點和難點。
在全長近37公里的施工綫上,有20.6公里是隧洞。而作爲隧洞施工的主戰場,虎頭山隧洞的洞口直徑僅有約3.6米,無法使用大型機械進行施工,僅能依靠人工鑽爆和小型設備運輸洞渣,這無疑加大了隧洞施工的難度;且由於隧洞地質變化頻繁,隧洞作業面存在較大突水涌泥及坍塌等施工風險。2020年,工程建設指揮部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落實資源投入並進行工藝試驗,不斷提昇不同圍岩條件下的最大循環進尺,克服了不良地質等諸多不利因素。8月,隨着燈光的破孔而出,虎頭山隧洞3號進洞段最後一榀洞身的掘進順利完成,引韓濟饒供水工程實現首段隧洞貫通。
3號進洞段的順利貫通,極大鼓舞了全體參建者的士氣,然而隧洞穿山絶非敲鑼打鼓就能實現。虎頭山主隧洞位於韓江斷裂帶上,沿綫地質情况復雜多變,岩壁存水率高,局部涌水、滑塌等狀况隨時可能發生。2021年1月初,2號支洞上游主隧洞770米處爆破後,掌子面頂部滑塌,形成一個超過10米高的“空腔”,大量泥漿碎石瞬間滑落,填滿了隧洞内十幾米的空間。必須及時止住滑塌,否則一旦山體“冒頂”,大量土石傾瀉而入,隧洞施工將至少延滯2個月。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指揮部迅速反應,召集各方緊急“會診”,對症下藥,制定了處理方案——向滑塌岩層注入“雙液漿”,並進行“大管棚支護”加固。
之後十幾個晝夜,項目管理團隊輪班堅守在隧洞一綫,綳緊神經密切監控施工進度,最終打贏了這場“滑塌遭遇戰”。
上下一心,同向發力,一綫建設者們穩扎穩打地推進施工,最後的山壁再也無法阻擋他們掘進的步伐——100米、70米、30米、10米……2022年1月9日凌晨3時38分,隨着一聲轟鳴,一束光綫從引韓濟饒供水工程虎頭山主隧洞地下埋深300米的貫通點穿透而過。經過800多個日夜的艱苦奮戰,引韓濟饒供水工程隧洞全綫貫通,工程朝着全面完工的目標邁進了至關重要也最爲艱辛的一步。
【60萬饒平群衆圓好水夢】 據介紹,引韓濟饒供水工程取水規模40萬噸/日,引水流量爲5立方米/秒,輸水綫路總長36.7公里,其中隧洞總長20.6公里,埋地管綫長16.1公里。工程從韓江幹流潮州供水樞紐庫區意東堤河段引水,經加壓泵站和輸水綫路流向饒平第二水廠。供水範圍主要面向饒平縣沿海地區,包括黄岡、錢東、所城、大埕、柘林、汫洲、海山等鎮。
工程的建設,對於有效緩解潮州港經濟開發區和閩粤經濟合作區核心區特别是沿海各鎮的資源性缺水問題,破解饒平縣發展難題、打破“瓶頸”制約,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是一項順民心、得民意的德政工程。雖自立項以來,工程曾經走過不少彎路,障礙叢生,但這澆滅不了各級各部門“讓蘇區群衆飲上乾净的自來水”的决心,阻攔不了工程指揮部與參建者一米又一米掘進的步伐。
韓江水遠,終迢迢而來。隨着引韓濟饒供水工程的順利通水,第一股韓江水已經流入饒平縣,60萬饒平人民終於如願喝上了甘甜優質的韓江水,一條惠民利民、促經濟强發展的水利紐帶已然形成。我們期待,在引韓濟饒供水工程的助推下,饒平縣能够扶摇直上,振興發展。(鄭新培、莊園)
【引韓濟饒供水工程簡介及主要節點】 引韓濟饒供水工程從韓江流域引水。該工程等别爲Ⅱ等,工程規模爲大2型,其中主要永久建築物爲2級,包括韓江取水口、意溪泵站、黄岡河備用泵站、輸水隧洞、輸水管道、調壓塔等;次要永久建築物爲3級,包括進廠公路、管道檢修道路及廠區附屬設施等。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新建泵站2座,取、輸水管綫總長36.769公里;其中主管綫長24.958公里,支綫長11.811公里;意溪抽水泵站4用1備,總裝機容量爲2000千瓦;黄岡河備用泵站2臺,總裝機容量爲1000千瓦。
2017年6月2日,合同開工;2021年11月12日,完成意溪泵站主體結構施工;2022年1月9日,隧洞全綫貫通;2022年4月18日,完成頂管工程;2022年5月27日,完成隧洞内全部襯砌工程;2022年6月16日,完成全部施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