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廣九鐵路111週年展首展
見证風雨廣九家國路


   廣州訊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25週年紀念日。由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廣州鐵路博物館主辦、廣東省流動博物館承辦的《風雨廣九家國路——廣九鐵路111週年展》首展在這一天於廣州鐵路博物館開幕。
  本次展覽分鐵路濫觴、策劃維艱、一綫雙城、鐵血之路、時代新篇、百年風物六部分,展期至7月20日。展覽以240多張歷史圖片、圖表和歷史文獻,100餘件文物實物全面展示了廣九鐵路一個多世紀的歷史,展示廣九鐵路從清末建成開通到新時期廣深綫的歷史沿革,在戰争時期爲革命事業發揮强大作用的故事以及在大灣區百年發展中的巨大貢獻。這也是迄今我國第一個全面展示廣九鐵路歷史的專題展覽。
  廣九鐵路是清末列强争奪在華築路權的背景下出現的。1907年,清政府與中英銀公司在北京訂立《廣九鐵路借款合同》,合同規定:英國貸款150萬英鎊給清政府修建廣州至香港九龍之間的鐵路,華界之内(廣州大沙頭至深圳羅湖橋)的鐵路(華段)由中英銀公司代發債券支付,還款期限30年,以本路財産及未來營業收入爲擔保扺押。1907年8月,廣九鐵路華英兩段同時動工興建,1911年10月,華英兩段在深圳羅湖橋接軌,全綫通車。
  廣九鐵路建造於清末,歷經111年的歷史風雨,飽經滄桑。這條鐵路曾經是大革命時期兩次東征的人員物資運輸綫,也是在抗日戰争爆發後,冒着日寇的彈雨搶運戰備物資的抗日鐵血之路。廣州淪陷之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戰鬥在廣九綫兩側,進行了艱苦卓絶的抗戰,更使這條鐵路有着深厚的紅色文化内涵。
  20世紀60年代初期,爲解决香港市場鮮活物資供應,中央政府開通“供應港澳鮮活商品三趟快運貨物列車”,實行“定期、定班、定點”向香港運送鮮活物資,幾十年間風雨無阻。每天由内地經深圳運往香港的活禽活畜占香港市場供應量的99%以上。因此,“三趟快車”被香港人民親切地稱爲“香港同胞的生命綫”。2010年6月16日,“三趟快車”光榮退役。
  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標誌着香港正式加入國家高鐵網絡,步入“高鐵新時代”,香港與深圳、廣州融入一小時生活圈,粤港兩地居民商貿合作、旅遊觀光、探親訪友更爲便捷、舒適,粤港澳大灣區建設邁開新步伐。
  廣九鐵路,這條誕生於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下積貧積弱的晚清時代的鐵路,嘗盡民族屈辱,歷盡戰火,奮力救亡圖存。如今,在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恢弘畫卷中,這條百年黄金通道,必將演繹出更爲絢爛的風采。
  廣州鐵路博物館在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開館,開館以來,已接待各界遊客7.5萬餘人,接待各類團體近900個,備受歡迎,社會反響極好。
  廣九鐵路展覽是該館引進的第一個臨時展覽,展覽主題與廣州鐵路博物館基本陳列内容互契互補。本展覽策展前後經歷10餘年,中間幾經起落,才得以成功開展。首展之後,展覽還將繼續沿着廣九鐵路綫相關博物館巡展。
  該展覽主辦方表示,在香港回歸25週年的日子舉行該展覽,對於回溯廣九鐵路歷史、見证香港和内地的血肉親情、講好粤港澳大灣區故事,有着特殊的意義。(粤博宣)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