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訊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近年來,廣東省級財政累計投入966億餘元用於“厠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昇及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創建特色精品村、美麗宜居村分别達到1316個、12214個。
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廣東美麗鄉村將連點成面,487條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正式開啓,助力我省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
【人居環境整治】 “歡迎你到增坑來,朋友哎……”悠揚的畲族民歌時常飄颺在河源和平增坑村的茶園裏,這個僅有100多户的畲族村已做好準備迎接各地遊客。憑藉畲族文化、美麗風貌和優質緑茶,四年來,增坑村成爲河源最具特色的農民豐收節舉辦地之一。
“近年來村裏陸續完成道路修繕和外立面改造,爲遊客來訪和村裏接待提供了良好條件。”增坑村支書藍小衛説。
從山中閉塞村寨到新興旅遊目的地,增坑村的故事折射出廣東“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爲全省農村帶來的變化。這項富民工程,近年來已在南粤大地迅速落地、生根發芽。
2019年4月,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召開,提出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域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同月,關於深入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的行動方案印發實施。5月,全省啓動村莊環境整治的自然村達11.9萬個,1個示範市、20個示範縣、120個示範鎮、1260個示範村開展示範創建。
通過總結往年經驗,廣東提出全域開展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美麗廊道“五美”行動,設計“打擂臺”、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駐鎮幫鎮扶村、黨委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清單等制度,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昇責任,持續營造比學趕超的新局面。
目前,廣東“三清三拆三整治”已完成自然村15.3萬餘個,覆蓋率達99.8%,清拆破舊泥磚房322萬餘間,清理整治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殘垣斷壁1.3億餘處;農村衛生户厠普及率超95%,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47%。全省累計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12個,廣州從化區、肇慶四會市獲得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督查激勵。
此外,廣東全省行政村已集中供水實現全覆蓋,自然村集中供水覆蓋率達到99%以上;“四好農村路”工程提質擴面,通鄉鎮和行政村路面硬底化率、行政村通客車率、農村公路列養率均達到100%,基本實現了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底化路。
【公共服務提昇】 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2020年以來,韶關樂昌北鄉鎮的特色香芋、馬蹄還是購銷兩旺。得益於電商平臺賦能,北鄉鎮的馬蹄訂單裏,甚至出現了遠在東歐的客户。“如果没有網絡覆蓋、道路修繕等一系列措施,電商平臺無法入駐,我們也無從搭建起觸達歐洲的銷售渠道。”北鄉鎮委書記譚輝説。
在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制度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羅必良看來,除道路、移動互聯網等硬件設施條件的改善外,這些年隨着以教育、醫療、養老爲代表的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廣東村莊的生活更加便利,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和生活。
五年來,廣東各類公共服務網絡不斷拓展延伸,目前全省行政村黨群服務中心“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公共服務中心(站)基本全覆蓋;加大農村信息化建設,行政村4G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共有村衛生站25996間,鄉村醫生30529人。
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緑,讓美麗鄉村釋放出美麗經濟新活力。
泥土灰墻“變身”美麗墻繪、昔日臭水溝鋪上雨污分流管道、雜草叢生的小路變成乾净整潔的柏油路……在汕尾陸河螺洞村,鄉村風貌提昇讓這個常住人口不足500人的原貧困村吃上了“旅遊飯”,由全體村民參股成立的旅遊公司生意愈發紅火,打造的梅花節系列活動接待近20萬人次遊客,去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萬元。
“螺洞村正探索‘旅遊+擂茶製作’‘旅遊+螺洞木偶傳承’等發展模式,農民思想觀念發生巨大改變,在鄉村旅遊實踐中看到了奔頭。”螺洞村第一書記餘少歆説。
隨着全省1239個行政村及6763個自然村整村完成整村存量農房微改造,廣東創建特色精品村、美麗宜居村分别達到1316個、12214個,其中42個村莊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6個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縣已形成全域生態化、景觀化。
【全域鄉村振興】 時值初夏,紅荔將熟。曾經,如何保價保量銷售集中上市的荔枝一度是廣州從化的難題。
近年來,隨着國家荔枝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的建設,這一難題有望找到解决方案。聯合利華、廣藥集團等世界500强企業的落户,荔枝深加工産業鏈將有效延伸。眼下,聯合利華旗下食品品牌和路雪正在研發“從化荔枝冰淇淋”,廣藥集團正在開展荔枝核、荔枝皮的藥用研究,荔枝銷售週期有望大大延長。
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帶,是從化吸引世界500强企業落户的關鍵一招,也是廣東打造鄉村振興標誌性品牌、邁進全國第一方陣的重要舉措。佛山“百裏芳華”、茂名“精彩一百裏”、汕尾“蚝情萬丈”等487條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已啓動。
點上出彩、面上美麗,鄉村振興示範帶吸引全社會廣泛參與。在佛山,四季文旅、鄉伴文旅等行業龍頭進駐或支持示範帶建設,美的集團、當地鄉賢等紛紛出資支持;在茂名高州,財政資金杠杆撬動6億元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風貌貸”“荔枝貸”等信貸産品累計發放貸款1.3億元支持村民與企業參與鄉村建設;在肇慶封開,鄉村振興青年人才孵化基地和兩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吸引了160多名大學生返鄉創業……
日前召開的廣東省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視頻會披露,下一步廣東將堅持規劃先行,突出統籌推進,把鄉村産業作爲示範帶規劃的重點内容,連綫連片提昇鄉村風貌。
“不管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鄉村産業、文化發展,都先建立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工作推進機制,堅持建管用並重,防止重建輕管、重建輕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表示。(邵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