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廣州地鐵7號綫西延順德段開通,成爲廣州地鐵首條“零换乘”直接進入佛山順德的跨市地鐵“直通車”,這也是第三條連接廣州佛山2座“萬億級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大動脈。
該綫路由此成爲一條一頭連着年度客流量超1億人次的廣州南站、集聚上百家世界500强企業的廣州科學城、已入駐超20萬大學生的廣州大學城等廣州重要創新平臺,另一頭牽手工業總産值突破萬億元、産業基礎雄厚、産業鏈完善、連續10年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强區之首的佛山市順德區的“科創動脈”。“軌道上的大灣區”在粤港澳大灣區城市加速搆築,爲推動粤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打開了全新的空間。
【拓展人才大通道】 在順德區北滘鎮美的集團歷史展廳,一個雕塑栩栩如生:一個脚踩自行車、肩挎背包的男士風塵僕僕趕路……記録的是改革開放之初在順德廣爲人知、在全國廣爲流傳的“星期六工程師”。
當時的農業大縣順德,鄉鎮企業快速發展,但工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順德企業就從廣州的國營企業裏請技術人員來助力。技術員們利用週末休息時間,花幾個小時騎自行車或是换乘輪渡等到順德工廠提供服務,他們被稱爲“星期六工程師”,並成爲順德製造業崛起的一支重要外來人才隊伍。美的就是當年聘請過“星期六工程師”的順德企業之一。
“今後廣州的人才到順德,可以隨時乘坐地鐵來。”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劉智勇説,這條地鐵綫把一大批學府都拉進了朋友圈。
5月1日,廣州地鐵7號綫西延佛山順德,其終點站美的大道站就位於美的總部所在的北滘鎮,還設立了以企業命名的“美的大道站”。從美的大道站出發,22分鐘就能到達廣州南站這一目前亞洲客流量最大的高鐵站;不用换乘再行20多分鐘,就到了集聚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12所重點高校的廣州大學城,這裏已形成在校大學生超20萬的超大人才流量池。
“這是一條人才綫。”劉智勇説。對於順德企業而言,今後在人才招聘方面可以享受到地鐵帶來的便利。“每年都有幾千名高校畢業生來到美的集團實習,地鐵開通後,順德與廣州無縫對接,可以幫助我們招收更多優秀的高校畢業生。”美的集團品牌總監王御驊説。
在廣州地鐵7號綫西延段規劃之初,順德就提出了構建“廣州大學城衛星城”的概念。順德接受廣州“人才流”輻射初見端倪,僅以北滘爲例,不少人才已搶先登陸。廣州地鐵7號綫西延順德段開工建設以來,北滘人才規模倍增,截至2021年底,高層次人才規模爲順德第一,産業類高層次人才約占順德七成,僅納入統計的人才就有2000名博士、1.5萬名碩士和10萬名本科生。
“順德有着雄厚的製造基礎,廣州大學城是人才中心,地鐵開通更利於我們吸引人才。”作爲人工智能方向的創業者,廣東優算科技有限公司算法部經理洪發挺與團隊早早在廣州地鐵7號綫西延段沿綫順德陳村鎮的華南理工産業園中布局,並對未來充滿期待。
【打造優勢産業帶】 “這是一條經濟綫。這裏有美的、碧桂園2家世界500强企業,沿綫3個區(佛山市順德區與廣州市番禺區、黄埔區)加起來,經濟總量過萬億元,工業總産值超過2萬億元。”劉智勇説。
廣州地鐵7號綫西延順德把廣東最强大的人才庫和最强大的製造基地聯繫起來,廣佛的産業將再次得到更高效的强强聯合,將爲廣東製造業轉型昇級提供强大支撑。
北滘鎮不僅擁有美的、碧桂園,還擁有世界級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全國每20臺機器人就有1臺産自北滘。同時,它穿過的順德陳村鎮,也是擁有陶瓷機械裝備、特種空調裝備龍頭以及各類隱形冠軍企業的“花鄉故里”。這一板塊是今天世界家電、陶瓷機械製造等産業高地。
上世紀80年代,“廣州大腦”遇上“順德工廠”給順德製造插上了翅膀,人才和産業雙向奔赴,催生順德成爲廣州、佛山兩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最大的區。近年來,由於綫路建設的預期,順德北部片區三鎮(陳村、北滘、樂從)區位價值被激活是最顯著的變化,2015年北部三鎮地區生産總值爲797億元,到2021年,僅北滘鎮就突破700億元。
這是廣州地鐵首次直連市外的製造業創新重鎮,實現廣州城市影響力的再拓展,推動粤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打開全新的空間。
去年底發佈的《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公開徵求意見稿)》提出,要高標準建設廣州“一區三城”和佛山“一區一園一城”,其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和三龍灣科技城均在廣州地鐵7號綫沿綫。
從順德製造重地到廣州大學城再到廣州科學城,一條地鐵綫連接起廣州、佛山城市間的創新力。從大灣區的格局來審視,依託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産業創新走廊的順德,擁有“廣深創新+順德智造”的先發優勢,將成爲佛山融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新坐標。
【加速全域同城化】 “以前我要先打車到廣州的地鐵站,再乘地鐵上班,以後不用這麽麻煩了。”住在順德北滘、工作在廣州的紀蘭説,她是一只“廣佛候鳥”。
廣州、佛山由早期的“同城化”正加速邁向“全域同城化”。2009年3月份,廣州和佛山2市市政府簽署《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合作協議》。同年12月份,全國首個跨區域綜合規劃《廣佛同城化發展規劃(2009—2020年)》正式出臺,提出建立健全同城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産業協作、社會事業、公共服務等同城化,廣佛同城就此揚帆起航。
在廣州、佛山同城化發展進程中,地鐵廣佛綫是一條重要引擎。2010年11月份,全國首條跨市地鐵——廣佛地鐵首段開通試運行,讓佛山成爲全國首個擁有地鐵的(普通)地級市,廣佛兩地市民開啓“雙城生活”。目前,廣佛地鐵已實現途經廣州市的海珠區、荔灣區和佛山市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
記者注意到,隨着廣佛間多條地鐵開通,“南番順”已率先實現一體化。南海、番禺、順德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廣東四小虎”中的三强,行政地屬佛山的順德、南海,今天已搭載廣州國家中心城市躋身“一綫”。
從區域發展看,廣州地鐵7號綫西延順德段,就像一支重塑順德乃至廣佛發展格局的“筆”,把廣佛同城效應再放大。順德規劃的陳村、北滘、樂從三鎮“抱團”打造的順德北部都會中心正加速成型。
不少企業也紛紛搶抓軌道時代帶來的城市發展機遇。“廣佛不斷加大跨市軌交建設力度,有利於雙方在人才、資本、科技、産業等方面的對接與協同,使得順德宜居宜業宜游的核心優勢進一步加强。我們將不遺餘力在建築科技和智能科技方面不斷延展産業鏈。”美的置業粤桂區域公司總經理麥澤年表示,廣州佛山同城化將更利於公司以科技人才賦能産業發展。
據悉,未來廣佛兩地總計將設置18條互聯互通地鐵綫路(含已建成通車綫路),兩座城市各有9條延伸到對方區域内,將促進廣佛兩地人才、金融、科技、産業、文化等城市要素的交流與共享,“軌道上的廣佛”將進一步助力粤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融合發展。
未來幾年,廣州到中山、廣州到東莞,深圳到東莞、深圳到惠州等大灣區核心城市的地鐵都將陸續建成,一條條地鐵正成爲大灣區産業經濟與城市活力的黄金走廊,“軌道上的廣佛”正是廣東加速搆築“軌道上的大灣區”戰略規劃的先行試驗。(張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