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粤港澳大灣區高校建設提速
多所新建高校有新進展
  廣州訊 兩個合作區的提速發展、大灣區教育合作駛入快車道……正值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年,《粤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也迎來三週年,大灣區高校建設加速,可謂全面開花。
  據不完全統計,在《粤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這三年時間内,超過30個粤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單位不斷推進建設。記者觀察發現,今年以來,大灣區新建高校也迎來建設的新一波高潮,顯示大灣區正朝着打造教育高地的目標快速推進。目前已有超過5所新建高校有新動向。其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在爲竣工目標全力衝刺,計劃今年9月開學。此外,深圳的深圳海洋大學、東莞的大灣區大學、中山的中山科技大學等也有不同程度進展。
  【港科大(廣州)首階段招收4000名研究生】
  4月27日,永久供電工程送電成功;“五一”勞動節,1500餘名建設者緊鑼密鼓加緊建設,爲竣工目標全力衝刺……進入2022年,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建設力度和進程加快。
  香港科技大學落地南沙,爲整個大灣區打造教育高地再加一碼。
  去年6月,該校一期工程第一棟核心建築主體結構順利封頂,這標誌着該項目取得了關鍵性進展;目前正在進行機電安裝、室内精裝修和外立面幕墻施工等工作。按此前計劃,今年5月移交學校,同年9月可達開學標準。
  根據規劃,學校辦學第一階段爲2022年至2027年。在此期間,大學將在全球招聘專職教師400人、博士後研究員200人、行政管理和教輔人員800人。到學校今年9月開學時,將有約150名專任教師。目前,已有多位港科大清水灣校區的資深教師將前來廣州參與創校工作。
  毫無疑問,作爲粤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工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提速發展,建設成爲粤港澳大灣區新地標,意義重大。
  【廣州交通大學將建可容納10000人的校園】
  2021年4月,廣州交通大學建設項目立項獲市發改委的批復,並已獲得黄埔區規劃局的規劃用地紅綫圖,這標誌着廣州交通大學建設項目正式全面實質性啓動並進入快車道。
  到了年底,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成功中標廣州交通大學勘察設計項目,提出富有嶺南地域特色、立足灣區高校標杆的廣州交通大學校園整體規劃設計方案。記者從廣州市設計院集團官微獲悉,方案的總體規劃一方面提取和延續廣州航海學院老校區的環境基因,致力於統籌校區的功能需求、場地自然景觀以及周圍社區未來城市版圖;另一方面,以創新的規劃設計理念建構一個可容納10000名學生和教職員工的綜合性大學校園。
  【到2025年争取深圳海洋大學等5校獲批】
  作爲大灣區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高等教育建設也迎來新的突破。
  今年1月,《深圳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式發佈,其中明確提到要籌建一批新高校。到2025年,争取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深圳海洋大學、深圳理工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和香港大學(深圳)等獲教育部批準設立。
  今年4月,南方科技大學收到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復函,正式賦予海洋大學項目代碼,標誌着海洋大學項目建議已批復,進入政府投資建設程序。海洋大學由南方科技大學牽頭負責籌建,校園擬選址大鵬新區壩光片區。目前,海洋大學戰略布局、學科建設與高端人才引進、校園規劃建設等工作正全面有序開展。
  【大灣區大學將於2023年上半年完成建設】
  作爲廣東製造業核心的東莞,高水平大學建設也迎來好消息。
  今年3月,記者從東莞市大學籌建辦官微獲悉,大灣區大學按照“一校、兩區”規劃設立松山湖與濱海灣兩個校區;近日,松山湖校區第一標段開標,意味着項目將正式動工建設,其設計方案首次全面公開。據瞭解,東莞正站在“雙萬”新起點上,聚焦“科技創新+先進製造”,舉全市之力籌建大灣區大學,助力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大灣區大學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東莞市政府投入保障爲主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辦學經費由東莞市財政全額供給。大灣區大學定位爲以理工科爲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學,重點聚焦物質科學、先進工程、生命科學、新一代信息技術、理學、金融管理6個方向開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擬開展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學歷教育,預計教學區將於2023年上半年完成建設,到2030年在校生將達1萬人左右,本科生與研究生規模比例約1:1。
  可以看到,未來大灣區將持續用好用活粤港澳三地教育資源,全面深化粤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高等教育建設正不斷發力,爲推進粤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教育示範區打下堅實基礎。(孫小鵬)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