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香港“东铁过海”,深圳罗湖规划接轨
双城进一步“通勤化”

  香港讯 5月15日清晨,香港东铁线会展站外,天空飘着小雨,空气中透着凉意。罗哲琛低头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钟,刚刚过5点,抬头望去,站内通道早已人头攒动,目测有上千名乘客正排队等候上车。大家的脸上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丝毫不见工作日挤地铁时的疲惫和痛苦,不时还能见到有人举着标语唱着歌,宛如一场大型粉丝见面会的现场,而他们要见的这位“明星”就是东铁线过海段。
  东铁线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一条重型铁路,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东铁线过海段则是香港第四条过海铁路,也是连接深港罗湖和福田/落马洲口岸的重要铁路。港铁公司常务总监刘天成介绍,该线路“大大联系了大湾区的交通网络”。
  日前,深圳市政府口岸办发布罗湖口岸重建规划和总体布局研究招标公告,配合香港东铁线北延,与香港北部都会区新铁路项目接轨。根据规划,罗湖口岸未来将引入赣深高铁,铺路北部都会区接入国家高铁网。
  【新界九龙居民“过海”无需再转线】
  “东铁线过海段通车日刚好是考完文凭试之后,真的很幸运,是港铁送给我的一份礼物。”正在排队的罗哲琛是一名中学生,也是一位资深的铁路迷。去年6月27日港铁屯马线全线通车时,罗哲琛曾经凭借一首《屯马开通真的很兴奋》火出了圈,早前更获港铁邀请拍摄MV《东铁过海真的很兴奋》。
  接近5点25分,罗哲琛和大部分乘客步入月台,在闸机旁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准备搭乘首班列车,体验“东铁过海”的历史时刻。
  “三、二、一”,一声令下,闸机同时打开,只见众人向车厢狂奔而去。有人跑丢了一只鞋,仍不顾一切向前冲,还有人手持“红磡过海真的很兴奋”卡牌,大呼:“我等了10年,终于可以搭港铁过海上班了!”
  16日,东铁线过海段迎来开通后的首个工作日,港铁方面表示整体运作畅顺,截至当日11时,会展站共有超过12400人次出入,红磡站有34300人次,金钟站有49500人次出入。
  【港铁: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形】
  “不仅香港市民获得了‘一条龙’的服务,内地市民也可由深圳过口岸通过东铁线去到香港不同地方,在大湾区互联互通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港铁公司常务总监刘天成告诉南方网、“今日香港地”记者,港铁公司在大湾区扮演了重要角色,东铁线过海段的开通在方便香港市民出行的同时,“大大联系了大湾区的交通网络。”
  东铁线此前全称为“九广东铁”,于2007年合并进港铁,改名为港铁东铁线,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一条重型铁路,源于1905年兴建的“广九铁路”。“广九铁路”内地路段即广深铁路,香港路段即东铁线。
  过海段开通后的东铁线以罗湖和落马洲为起点,由当前的红磡终点站延伸至金钟作新终点站,途经新建于湾仔北的会展站,可实现“一程过海”,直接贯通新界东北、九龙中及香港岛。相比以往从罗湖或落马洲出发,乘客需要先换乘荃湾线过海,再搭乘港岛线,过海段开通后,乘客不需要转线,即可直达湾仔北及金钟一带的商贸、会展及金融中心。由罗湖或福田直达金钟站仅需50多分钟,大幅缩短了乘客的通勤时间,无论参观书展或食品展,都会更加便捷。在刘天成看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经成形。
  【北部都会区接入国家高铁网】
  “东铁过海段长6公里,在现在约270公里的香港铁路系统中,虽然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具有策略性”。在14日举行的通车典礼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对东铁线表达了更进一步的期待,“过海段投入服务,标志着上百年历史的东铁线将拉近香港南北的距离,长远而言也将促进港深两地进一步融合发展。”
  林郑月娥说,东铁线的策略定位及其重要,它将维港都会区与“北部都会区”紧密连接起来,前者以国际金融中心中心为标志,后者则拟建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目标是达致香港南北两个都会区并驾齐驱、互相辉映的愿景,促进港深两地进一步融合发展”。
  在深圳河的另一边,深圳市政府口岸办也于近日发布罗湖口岸重建规划和总体布局研究招标公告:深圳罗湖口岸将启动重建规划,配合香港东铁线北延,与香港北部都会区新铁路项目接轨。根据此前罗湖交通局发布的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改造后的罗湖口岸,将引入赣深高铁,同时预留与香港东铁线接轨条件,铺路北部都会区接入国家高铁网,加快推动深港双城交通“通勤化”,增强香港竞争力。
  展望未来,刘天成说,港铁将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包括铁路网络的建设,“当这个网络建成之后,会增加香港同湾区其他城市的联系,亦都会提升香港的优势,这有助于吸引国际人才。”(陈晨、刘宇荣)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