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广湛高铁或2024年底开通
湛江⇌广州,90分钟



   广州讯 4月19日,记者从广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广湛高铁或可在2024年底开通】
  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湾区办)主任郑人豪在发布会上表述,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如今,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运营,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430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
  珠江口东西两岸跨江通道陆续建成。目前,已建成4条公路跨江通道以及1条铁路通道,从北向南分别是黄埔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在建4条,分别是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深中通道;“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2条,分别是莲花山通道、中南虎城际,远期规划1条为大型的综合性通道(伶仃洋通道)。
  郑人豪介绍,现在,广东出省通道在建和建成的已经有8条,都是高速铁路。近期,广东还要建设汕头往漳州的350公里时速的高铁,这样,从广州、深圳往福建、上海一路都是350公里时速的高铁。他还透露,广州正在建设时速350公里的广湛高铁,若建设顺利,预计2024年底可以开通。
   【广湛高铁】
  正线全长约401千米,2020年6月30日全线开工。线路起于广州火车站,途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市,终至湛江北站,西连湛江枢纽,投资总金额估算998亿元,设计行车时速350千米,为广东省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铁项目。
  3月18日,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建设有最新进展。“永兴号”盾构机掘进1400米,穿越东海堤进入湛江湾海域。
  此次下穿湛江湾的“永兴号”盾构机穿越近2.5公里的湛江湾海域,横穿湛江湾主航道,与湛江海湾大桥并行,侧穿大桥匝道2处桥墩桩基,距大桥桥桩最近距离仅1.2米。
   【预期2035年铁路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
  郑人豪介绍,从大湾区内部的城际铁路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内部珠三角的9座城市,特别是广州、佛山、东莞、深圳、中山、珠海、肇庆,已经有城际铁路运营里程476公里,有12个城际铁路项目在加快建设,在建的城际铁路里程达362公里。
  目前,珠三角9市的城际铁路分别由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为主进行建设,未来将联通高速铁路、城市地铁,以及打通机场和港口。城市轨道方面,目前,大湾区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092公里(广州603公里、深圳419公里、佛山32公里、东莞38公里),在建里程662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以广州为代表的大湾区城市正推动高铁线路引入中心城区,改善高铁运输服务品质。郑人豪举例,接下来,往西、往东350公里时速的高速铁路都要进广州的中心城区,即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再加上城轨和地铁都衔接起来,我相信接下来‘轨道上的大湾区’逐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的朋友们出行的幸福感会大幅度地提升。”
  他透露,预计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含干线和城际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大湾区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700公里;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含干线和城际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
  此外,在推进“双城”联动方面,郑人豪指出,广州、深圳核心引擎功能不断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发挥。其中,广东省支持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广州期货交易所挂牌设立,国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广深两市全方位深化战略合作,核心引擎作用不断增强,有效发挥对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省建设发展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
   【广东争取实现“市市通350高铁”】
  350公里时速高铁,是当前铁路项目的最高设计标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早在2019年10月召开的广东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广东就提出争取5年内实现“市市通350公里时速高铁”的目标。
  目前运营的350公里时速高铁有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在建350公里时速高铁有赣州至深圳高铁、广州至汕尾高铁、汕尾至汕头高铁、广州至湛江高铁、梅州至龙川高铁,未来还将谋划建设湛江至海口高铁、合浦至湛江高铁、汕头至漳州高铁、广州至河源高铁、深圳至南宁高铁等项目。(广宣)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