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廣湛高鐵或2024年底開通
湛江⇌廣州,90分鐘



   廣州訊 4月19日,記者從廣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會獲悉,廣東推進粤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廣湛高鐵或可在2024年底開通】
  省發展改革委(省大灣區辦)主任鄭人豪在發佈會上表述,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如今,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誌性工程建成運營,大灣區鐵路運營里程近2500公里,其中高鐵里程1430公里,“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形成。
  珠江口東西兩岸跨江通道陸續建成。目前,已建成4條公路跨江通道以及1條鐵路通道,從北向南分别是黄埔大橋、南沙大橋、廣深港高鐵、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在建4條,分别是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通道、深江鐵路、深中通道;“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2條,分别是蓮花山通道、中南虎城際,遠期規劃1條爲大型的綜合性通道(伶仃洋通道)。
  鄭人豪介紹,現在,廣東出省通道在建和建成的已經有8條,都是高速鐵路。近期,廣東還要建設汕頭往漳州的350公里時速的高鐵,這樣,從廣州、深圳往福建、上海一路都是350公里時速的高鐵。他還透露,廣州正在建設時速350公里的廣湛高鐵,若建設順利,預計2024年底可以開通。
   【廣湛高鐵】
  正綫全長約401千米,2020年6月30日全綫開工。綫路起於廣州火車站,途經佛山、肇慶、雲浮、陽江、茂名、湛江等市,終至湛江北站,西連湛江樞紐,投資總金額估算998億元,設計行車時速350千米,爲廣東省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的高鐵項目。
  3月18日,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建設有最新進展。“永興號”盾構機掘進1400米,穿越東海堤進入湛江灣海域。
  此次下穿湛江灣的“永興號”盾構機穿越近2.5公里的湛江灣海域,横穿湛江灣主航道,與湛江海灣大橋並行,側穿大橋匝道2處橋墩樁基,距大橋橋樁最近距離僅1.2米。
   【預期2035年鐵路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
  鄭人豪介紹,從大灣區内部的城際鐵路看,目前粤港澳大灣區廣東内部珠三角的9座城市,特别是廣州、佛山、東莞、深圳、中山、珠海、肇慶,已經有城際鐵路運營里程476公里,有12個城際鐵路項目在加快建設,在建的城際鐵路里程達362公里。
  目前,珠三角9市的城際鐵路分别由廣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爲主進行建設,未來將聯通高速鐵路、城市地鐵,以及打通機場和港口。城市軌道方面,目前,大灣區内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1092公里(廣州603公里、深圳419公里、佛山32公里、東莞38公里),在建里程662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以廣州爲代表的大灣區城市正推動高鐵綫路引入中心城區,改善高鐵運輸服務品質。鄭人豪舉例,接下來,往西、往東350公里時速的高速鐵路都要進廣州的中心城區,即廣州火車站和廣州東站。“再加上城軌和地鐵都銜接起來,我相信接下來‘軌道上的大灣區’逐步完善,粤港澳大灣區的朋友們出行的幸福感會大幅度地提昇。”
  他透露,預計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含幹綫和城際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4700公里,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大灣區内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1700公里;遠期到2035年,大灣區鐵路(含幹綫和城際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5700公里,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
  此外,在推進“雙城”聯動方面,鄭人豪指出,廣州、深圳核心引擎功能不斷增强,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有效發揮。其中,廣東省支持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中新(廣州)知識城上昇爲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廣州期貨交易所掛牌設立,國家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等重大平臺加快建設。廣深兩市全方位深化戰略合作,核心引擎作用不斷增强,有效發揮對粤港澳大灣區和全省建設發展的輻射、帶動和引領作用。
   【廣東争取實現“市市通350高鐵”】
  350公里時速高鐵,是當前鐵路項目的最高設計標準,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最爲明顯。早在2019年10月召開的廣東省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總指揮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廣東就提出争取5年内實現“市市通350公里時速高鐵”的目標。
  目前運營的350公里時速高鐵有京廣高鐵、廣深港高鐵;在建350公里時速高鐵有贛州至深圳高鐵、廣州至汕尾高鐵、汕尾至汕頭高鐵、廣州至湛江高鐵、梅州至龍川高鐵,未來還將謀劃建設湛江至海口高鐵、合浦至湛江高鐵、汕頭至漳州高鐵、廣州至河源高鐵、深圳至南寧高鐵等項目。(廣宣)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