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訊 4月8日至12日,海南多地簽約43個重點項目,協議投資金額約145億元,涵蓋旅遊、智能物流、數字經濟、石油化工新材料、清潔能源、高端食品加工、深海裝備製造等領域。
自由貿易港建設四年來,海南投資吸引力越發明顯。據海南省政府披露,2021年11個重點園區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173.38億元,同比增長73.6%。11個重點園區實現營業收入13555.50億元,同比增長134.0%。
2022年海南將踏出“質變”重要一步。從今年起,“全島封關準備工作全面啓動,意味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已經摁下了快進鍵、進入了加速期”,海南省委常務副秘書長、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王磊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海南將瞄準“2023年底前具備硬件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爲目標,舉全省之力推動全島封關準備工作。“我們已經梳理了50多個封關項目,計劃總投資180多億元”,王磊透露,要争取80%以上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在封關前充分測試、落地實施、發現問題及時糾偏,確保不産生系統性偏差、犯顛覆性錯誤。
【自貿港四年成績斐然】 自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初步構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自由貿易港建設框架體系。四年來,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2018—2021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6%,特别是2021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歷史性走在全國前列。
據海南自貿港工委辦提供的數據,2021年,海南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1.2%,位列全國第2,兩年平均增速7.3%、位列全國第一;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實際利用外資在連續三年翻番基礎上同比增長16.2%,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首次破千億、同比增長57.7%,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5.5%,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增速全國第一。
境外高端購物、教育、醫療等“三篇消費回流文章”成績亮眼,2021年離島免税店總銷售額增長84%,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已順利招生開學;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已引進超過200種特許藥械,特許藥械使用患者同比增長超過10倍,成爲國際先進藥械進入中國的最主要通道。
截至2021年底,海南全省市場主體活躍度(有税有收入)同比提昇25.0%,無實質性經營企業(無税無收入)同比下降27.1%。全省經濟外向度提昇7.1個百分點,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增長92.6%,在海南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達113個。央企投資布局海南步伐加快,573家在瓊央企資産總額同比增長17%、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4.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3.8%。
海南省商務廳還特意指出,在2018年至2020年連續三年翻番的基礎上,2021年,海南實際使用外資35.2億美元,同比增長16.2%。今年前兩個月,海南實際使用外資6.19億美元,同比增長51.73%。2018年至2021年4年間,海南累計實際使用外資88.1億美元,年均增速達79.4%。2018年至2021年,海南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量連續快速增長,累計達3446家,占近10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近九成,四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年均增長1.17倍。
經濟成績迅速崛起背後,海南將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吸引一大批企業和人才匯聚海南。
在全國率先出臺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開放境外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考試38項,單向認可境外職業資格219項,數量和開放度位居全國前列。持續向全世界釋放求賢若渴的强烈信號,2021年共引進人才19.9萬人,同比增長63%。
“四年來,我們聚焦‘3+1’主導産業,不斷優化創新鏈、産業鏈、産業生態,夯實産業發展基礎,産業結構不斷優化。”王磊指出,海南非房地産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繼續提昇,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3+1”主導産業增加值占比達到70%,上繳税收增長33.4%。啓動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三年行動,新設立“陸海空”三大産業科創平臺12家,中國種子集團總部成功落户,崖州灣科技城成爲我國種業科研機構、經營主體的聚集地。
2021年海南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增速全國第一,專利授權量增長58.9%,國際專利申請量增長8.4倍。同時油氣産業加快向新材料等下游延伸,數字經濟多維度擴張,清潔能源産業新擴建“核風光氣”等一批重大項目。
他認爲,海南下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3+1”主導産業方向不動摇,並在區域協調發展上,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形成“三極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
【封關準備聚焦三張清單】 海南自貿港建設規劃2025年實現全島封關運作,而2022年是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的關鍵一年。
今年年初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任務清單》,明確了口岸規劃與建設、非設關地布局與建設、税收政策安排、重大風險防控以及“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等十一個方面64項重點任務。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這些重點任務已有進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反走私條例》正在開展立法調研,中央及省級層面也已成立專班開展銷售税制改革及税制銜接等相關研究工作。在金融配套方面,人民銀行正在組織專家就海南自貿港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户體系進行深入研究等。
“我們將瞄準2023年底前具備硬件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爲總體目標,以大會戰的姿態,舉全省之力推動全島封關準備工作。”王磊表示,將會聚焦“三張清單”推動工作,緊盯《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任務清單》落地。
據瞭解,海南建立了省主要領導定期聽取匯報和研究部署,省分管領導分領域推進的工作機制,並將建立工作檯賬每月跟踪督辦任務進展。另外還會聚焦《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項目清單》落地,把項目建設作爲重中之重。“我們已經梳理了50多個封關項目,計劃總投資180多億元”,王磊透露下一步將突出重點、綜合施策,積極争取中央資金支持,建立緑色審批通道,加强用海用地要素保障,確保各項目如期開工、如期完工。
三份清單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壓力測試清單。王磊坦承要將封關運作與壓力測試有機結合起來,在做好高水平開放壓力測試上下更大功夫。通過壓力測試,减少封關前後壓力落差。據悉壓力測試項目清單内容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在封關前,實現自由貿易港政策總體落地實施率達到80%以上。二是在封關前,推動部分含金量較高,且在全島封關運作前後可能存在較大落差的重點政策事項逐步足額落地。有接近海南省政府的有關人士透露,海南政府將從風險防控的角度,提出重點政策落地風險測試清單,在封關前推動自貿港政策逐步落地,壓力逐步釋放,充分做好風險防控測試,盡可能縮小封關前後政策落差,實現平穩過渡。
王磊也透露,將超前謀劃封關軟件建設,細化任務清單中30多項政策和制度任務,加快推進税制安排、金融配套、法律法規、體制保障等方面政策和制度頂層設計,確保2024年軟件、硬件同步具備封關條件。王磊表示,海南將持續加强與部委的溝通匯報,争取在項目資金安排、用地用海審批、政策設計等工作上獲得更多指導和支持。(高江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