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多地重大項目開足馬力
基建投資成爲穩增長重要抓手


   北京訊 一季度收官,全國多個省份已經披露了今年的重大項目建設名單,并且以重大項目建設爲抓手,投資開足馬力。
  從前兩個月的統計數據來看,全國投資項目的快速增加,有力支撑了投資的增長。1-2月份,投資新開工項目個數同比增長1.1倍,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62.8%。
  不少分析人士認爲,在基礎設施、製造業、房地産三大投資領域中,基礎設施投資具有很强的宏觀調控效應,更能發揮穩定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基建投資的利好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專項債結轉資金、銀行配套信貸、中央預算投資資金將對基建投資資金來源形成正向支撑,尤其是專項債將使基建投資可用資金較去年增加萬億元以上;二是今年地方重大項目呈現出早開工、早建設的特點,重大項目建設進度的適度前移有利於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多省份一季度重大項目投資超萬億】
  從各省的表現來看,虎年春節過後,一批省份立即啓動了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以投資作爲穩增長抓手的積極性可見一斑。
  各地的决心與魄力也很大程度反映到了投資成效中。包括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河南等在内的多個省份,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都達到了15%以上。
  其中,一季度湖北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913個,總投資1.4萬億元,開工重大項目數、項目平均投資額均爲歷年同期最多,在各省份之間相比,湖北的投資總額亦是“優勝者”。
  湖北省在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緊盯總投資10.3萬億的11287個億元以上項目,能開則開、能快則快,全年投資增長10%以上”。
  江西省一季度全省重大項目計劃總投資數也超過了萬億元,共有2051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工,總投資1.2萬億元,涉及基礎設施、産業昇級、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各領域。
  陝西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是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我們一定努力打一個項目投資的翻身仗。”前2個月,陝西省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3.7%,較上年全年加快16.7個百分點,較上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13.2個百分點。
  福建也是在春節過後首個工作日即舉行了第一季度重大項目視頻連綫集中開工活動,共開工重大項目230個,總投資2398億元。可供參照的是,同比去年一季度集中開工的23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767億元提昇明顯。
  從項目來看,基礎設施建設、“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等,是各地促進有效投資增長的重要抓手。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確定今年爲全省交通運輸領域“重大項目攻堅年”,確保完成投資1809億元。
  廣東省今年安排的省重點項目爲1570個,年度計劃投資9000億元,其中,2022年將安排基礎設施重點項目564個,重點聚焦新型基礎設施領域。
  如推動5G網絡建設和行業應用,實現珠三角5G廣覆蓋和粤東粤西粤北市縣城區5G全覆蓋、啓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等。
  安徽省在今年年初提出,2022年將新建5G基站2.5萬座以上,實現5G網絡省級以上産業園區全覆蓋。
  伍超明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一季度固定資産投資正在成爲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主要經濟動能,其中,一季度基建投資增速大概率超過10%,托底經濟作用將進一步顯現。
  5G、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緑色能源體系建設將成爲基建投資的結構性亮點,爲經濟結構轉型注入新活力。
   【基建投資增速持續回昇可期】
  2021年,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比上年增長4.9%,其中基礎設施僅增長0.4%。
  今年1月,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在公開論壇中表示,基建包括高鐵、高速公路、大江大河治理、農田水利設施、城市交通建設等各個領域,是過去增長的重要來源。以往中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能達到20%以上,但去年如果考慮物價因素,基建投資爲負增長。
  姚景源認爲,今年中國將加大基建投資力度,一些重大項目提前布局,這就能推動需求從收縮轉向擴張,對冲經濟下行壓力。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軍民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從全國層面來看,高速路、鐵路、橋梁這些基建大板塊基本成型,但跨區域一體發展的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仍有很多短板。
  再比如,我國進入汽車社會,城鄉道路、市政、軌道、網絡、能源和産業基礎設施都要適應汽車社會新趨勢。
  我們要以動態的眼光看待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的供需平衡。
  從前兩個月的數據看,投資堪稱實現了“開門紅”。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户)同比增長12.2%,比2021年全年加快7.3個百分點。
  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1%,增速比2021年全年加快7.7個百分點。
  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表現尤其突出,同比增長了22.5%,加快了21.2個百分點。
  3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部署用好政府債券擴大有效投資,促進補短板增後勁和經濟穩定增長。
  並專門提到“决定新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資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從資金來看,財政部在2021年年末已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限額1.46萬億元,再加上去年結轉的資金,今年一季度專項債資金規模很大,這也爲建設重大工程項目提供了資金條件。
  近日,廣東省已組織發行新增專項債券744.1億元,完成2022年提前下達專項債券1759億元全部發行。廣東籌集的專項債券資金已第一時間撥付市縣使用,推動盡快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3月撰文分析稱,隨着國家穩增長穩投資政策持續顯效,下階段投資(除房地産開發投資以外)有望保持良好增勢。
  伍超明向記者表示,展望未來,受益於資金端量質齊昇、項目開工前置和進度前移等積極因素,二季度基建投資增速繼續回昇可期。他同時也指出,城投融資、土地出讓金、項目應付款等制約因素猶存,加之疫情、成本等短期因素擾動,全年基建投資反彈幅度或有限,預計二季度增速中樞在6%-11%左右,全年在5%-8%左右。(王帆)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