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訊 近日,在30臺液壓裝置的驅動下,廣州白雲站總重量約2000噸的站房屋蓋鋼結構緩緩提昇,巨大的火車站站房就這樣拔地而起,白雲站“雲山珠水、木棉花開”的外觀也露出雛形。
規劃建設中的白雲站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綜合樞紐之一,此次“昇空”的屋蓋鋼結構,總長就達252.1米,寬48.6米,投影面積約1.2萬平方米,耗費8小時共提昇18米。
綜合性交通樞紐是廣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樞紐的能級對鞏固城市地位、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功能至關重要。廣州白雲站是廣州鐵路樞紐“五主四輔”主要客站之一,預計2023年底具備運營條件。届時,白雲站將承接廣州站、廣州東站的普速列車綫路,爲“高鐵進城”掃清障礙。
白雲站的占地面積相當於4個廣州南站,在高鐵日漸成爲主流的當下,爲何要建設一個規模如此大的以普速列車綫路爲主的“普速車站”?未來,白雲站與廣州站、廣州東站構建“三站一體”的中心城區鐵路組合樞紐,又將如何影響廣州商貿業的發展?
【超級車站 占地面積相當於4個廣州南站】 廣州白雲站暨站場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位於白雲區西北部,南距廣州火車站約5公里,東距白雲新城2公里。項目總投資超過440億元。
號稱亞洲最大的鐵路綜合樞紐之一,“超級車站”究竟有多大?
客流量全國第一的廣州南站,占地面積61.5萬平方米,而白雲站總占地面積達263萬平方米,足足是廣州南站的4倍。不過,若從火車站的站房總面積來算,白雲站站房面積只有14.3萬平米,廣州南站的站房總面積48.5萬平方米。因此,白雲站規模之大,主要體現在占地面積上。
總占地面積遥遥領先,而站房總面積却並不顯眼,白雲站爲何是這樣一個矛盾體?這或許是總結歷史經驗後的必然選擇。
做大建設規模,不失爲一步先手棋。以引入地鐵綫來説,在規劃廣州火車站、甚至是廣州南站時,地鐵預留的空間趕不上形勢的發展和换乘的需要。而白雲站在建設之初,就爲多達6條地鐵綫預留了建設空間,包括已通車的廣州地鐵8號綫北延段和在建的12號綫,芳村至白雲機場城際、24號綫和佛山地鐵8號綫,還有一條預留的東西向新綫。此外,白雲站還將配套長途客運中心、旅遊大巴站場和城市公交站場等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高規格的車站設計,還將爲乘客提供高品質的體驗。在中國,鐵路樞紐普遍具有長時間候車和春運客流爆發的特點。爲瞭解决特定節點下的人流疏解難題,白雲站采納了“可伸縮的車站,會呼吸的廣場”的建設方案,打造東西兩個呼吸廣場。在平時,廣場既集合了景觀休閒的功能,又能成爲展示與演出的空間,讓旅客在候車時也能感受廣州的文化氣息。當春運來了,呼吸廣場又可伸縮成“高架候車室”,容納多三倍的旅客。
值得一提的是,白雲站將在以TOD模式(即城市以公共交通爲導向的綜合發展模式)進行綜合開發,包括酒店、公寓、辦公、商場等複合功能。因此,作爲廣州市首個按現代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理念打造的特大型樞紐工程,白雲站的服務功能已遠遠超過鐵路的範疇。
【三站合體 普速綫路戰略地位不可動摇】 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五主四輔”鐵路客運樞紐,加快形成“多站布局、多點到發,客内貨外、互聯互通”客運樞紐格局。(“五主”爲廣州站、廣州東站、廣州南站、白雲(棠溪)站和佛山西站,“四輔”爲廣州北站、魚珠站、新塘站和南沙站。)
白雲站不僅是“五主四輔”中的“五主”之一,還將與廣州站、廣州東站構建“三站一體”的中心城區組合樞紐,全新取
代過去“兩站一體”(廣州站、廣州東站)的格局。
當前,廣州正以國際一流標準加快推進廣州站、廣州東站的改造,“三站一體”的中心城區組合樞紐預計將挑戰廣州南站客流第一樞紐的地位。
白雲站建設的初衷,是爲瞭解决廣州高鐵進城的難題,建成後將承擔既有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全部普速客運功能,爲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的高鐵化改造創造前置條件,其自身只擔負部分高鐵及城際鐵路運輸功能。
白雲站距離廣州站僅5公里,爲何距離如此近?背後首先是便民的考慮。目前已進入開通倒計時的北京豐臺站,扮演的角色與白雲站相似。豐臺站與北京西站的距離也只有6公里,北京西站的普速列車綫路全部遷往豐臺站,北京西站將開行高鐵列車。由於兩站距離較近,對普速列車的存量旅客影響降到了最低。
白雲站投資440億元,投資額數倍於廣州南站。在高鐵漸成主流的當下,廣州中心城區爲何還要投入巨資建設一個以普速列車爲主的超大型樞紐?從群衆需求而言,普速列車依然佔據了我國鐵路客運的半壁江山。我國普速列車票價優惠,更加親民,仍然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
如今的普速列車,也早已不是當年的“緑皮車”,新型空調車厢廣泛使用,功率更大的準高速電力機車也得到應用。普速列車的速度、衛生和舒適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國鐵路部門長期堅持提速不提價的政策,普速列車仍然是群衆物美價廉的交通工具。未來,白雲站規劃11臺26綫,將承擔廣州市80%的普速列車服務,預測2030年旅客年發送量2731萬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廣州這樣一個批發市場極爲發達的城市而言,貨運的成本是建設交通樞紐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雖然高鐵確實比普速列車快很多,但在承擔大宗商品運輸方面,普速列車具有不可替代的性價比優勢。大宗物資重量大、數量多,對運輸時間遠没有旅客敏感,這也决定了在廣州經濟發展中,普速列車的戰略地位不可動摇。
【超級樞紐 蓄勢撬動商貿迭代】 廣州的商貿發展史與鐵路建設始終相伴而行。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火車站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商業中心。廣州火車站旁的流花路展館服務廣交會長達34年。在這裏,廣交會真正打響了“中國第一展”的品牌。
1993年,廣州火車站對面的白馬山上,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的白馬市場開門迎客。其後,整個流花地區形成你追我趕之勢,服裝批發規模呈指數級增長,流花服裝批發商圈拿下一個個全國之最。
廣州火車站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爲廣州奠定商貿之都的地位。“三站一體”的超級鐵路樞紐建成後,對廣州進一步提昇國際商貿影響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影響幾何?
圍遶着廣州火車站的昇級改造,嗅覺靈敏的流花商圈服裝業早已着手新一輪的産業昇級。在壹馬服裝廣場,前來采購的客商穿梭在各家檔口,挑選着最新潮的服裝。樓上,開放式的工作室裏,近百名服裝設計師正快馬加鞭地爲綫上的客户繪製設計圖,爲泛服裝零售商引領潮流、打造爆品提供一站式供應鏈服務。
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爲專業市場新的“財富密碼”。往日商家們拖着大車小車前來采購,市場内外人山人海的場面正在成爲過去。“十四五”期間,越秀將以廣州火車站和流花商務區爲核心打造廣州火車站現代商務會展區。
另一邊厢,瞄準白雲站承擔廣州80%普速列車釋放的海量紅利,白雲區正結合白雲服裝、皮具、化妝品的産業優勢,在白雲站周邊謀劃建設廣州時尚之都,助力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石井街是廣州時尚之都的主要承載區,將依託石井服裝批發商圈等産業基礎,並結合電商引導傳統市場向新型商貿平臺昇級。
按照規劃,廣州時尚之都範圍約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2.58平方公里,以服裝、皮具、化妝品等産業爲主導,首先重點開發白雲站1平方公里核心區,並逐步完善時尚潮牌消費場景體驗街、時尚品牌展示發佈館、時尚文化博物館、露天劇場等生産生活配套。
廣州時尚之都將以研發設計、展貿、體驗、個性定制等高端環節爲價值導向,打造面向國際的時尚總部基地、潮流發佈中心、消費體驗中心、産業交流平臺和創新創業。
依託“三站一體”超級鐵路樞紐的建設,一座世界級貿易樞紐正在廣州中心區域崛起。(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