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廣州港太古倉復建區項目正式動工
預計建設期3年





   廣州訊 3月29日上午,廣州港太古倉復建區項目正式動工。該項目由廣州港集團投入20億元,對太古倉後方2.3萬平方米復建區昇級改造,打造廣州首個以港口文化爲主題,集嶺南文化、現代藝術及國際潮流於一體的世界級藝術休閒地標。
  太古倉項目最早於1904年由英商太古洋行建設,留存至今已有110多年曆史。此次動工的是環島路以東的復建區項目,權屬用地面積爲2.3萬平方米,規劃計容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爲8.5萬平方米,概算投資20億元,預計建設期3年,該項目被列入2022年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和“攻城拔寨”項目計劃。爲外界熟知的太古倉碼頭是環島路以西的太古倉前沿碼頭及倉庫區,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2008年開始,廣州港集團對太古倉碼頭實施轉型改造,使其成爲廣州最早進行轉型開發的舊碼頭和舊倉庫之一。
  當時,太古倉碼頭的改造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外觀修繕、結構加固和内部功能置换,保留了3個丁字型碼頭、7座英式倉庫。從2010年投入營業至今,年接待遊客人數超千萬人次,商户營業年收入超2.2億元,並於2015年被評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碼頭是面向全世界的,我們要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吸收過來。”廣州海港太古倉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黎勁林對復建區的昇級充滿期待。
  未來,太古倉復建區擬建設3棟辦公塔樓、裙樓和若干獨立商業樓。黎勁林介紹,該公司將把復建區項目與太古倉碼頭相結合、相融入,提昇太古倉的商業體量,賦予太古倉復建區項目歷史底藴,將太古倉碼頭現有濱水元素、港口元素和洋行元素進一步拓深拓寬,推動單一消費模式轉變爲引導式連續消費,發展“夜經濟”,打造全天候消費模式,助力廣州全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與此同時,海珠區龍鳳街道將着力培育夜間經濟、美食經濟、品牌經濟等消費熱點,支持太古倉在内的特色園區打造濱水特色消費集聚地,並針對太古倉“夜經濟”現狀,推進以周邊産業空間公共服務配套定位擴容太古倉功能,延伸發展片區休閒、健康、教育、購物等配套服務,賦能太古倉片區提質增效,吸引更廣闊的消費力。
  “期待太古倉復建區的改造能帶領大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太古倉“太空間MALL”首席品牌官劉曉珍表示,作爲太古倉碼頭改造的首批商户,他們也隨着太古倉碼頭轉型昇級不斷探索新業態,復建區的開發建設將進一步提昇太古倉商圈的規模和影響力,提供了更加開闊的空間格局。(傅鵬、柳時强)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