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方久尼大橋通車見证中塞友誼


  塞内加爾人民期盼已久的又一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由中國政府提供“兩優貸款”的項目方久尼大橋順利竣工。中國駐塞内加爾大使肖晗在近日參觀大橋時表示,該橋是幫助塞方解决民衆出行難題的具有影響力的民生工程,體現了中塞合作具體成果。長久以來,薩盧姆河兩岸民衆過河需乘獨木舟擺渡,車輛與貨物過河需要等待至少1小時才能擠上狹小的混裝船,交通不便、費時費力。今年1月,方久尼大橋正式通車,大幅提高了現有公路運轉能力,與周邊現有公路搆成骨幹公路網,大大緩解地區交通壓力。同時,方久尼大橋是塞内加爾西部沿海地區横跨薩盧姆河、連接南北方的主幹道工程之一,也是通往岡比亞首都班珠爾、連接幾内亞比紹的主要沿海交通節點。項目的竣工進一步發揮了首都達喀爾港口作爲中轉港的優勢,提昇塞内加爾在西非地區的國際競争力。該橋竣工後,可爲該國沿海地區的南北通行縮短約3個小時車程。
  據瞭解,項目施工曾遇到了多種困難。一是施工標準問題,設計方案要與對方不斷地商討與磨合;二是在原材料供應、電力供應、工人效率和技術水平等方面,施工人員需要按照實際情况不斷調整施工進度,在安全生産前提下保证施工又快又好;三是該項目自然地理環境特殊,如河底地基較軟,缺少岩石層;四是爲了滿足正常通航需求,較大垂直高度的橋梁設計導致橋面坡度陡,已接近同類橋梁的設計極限,這給施工增添了不小的難度。
  但工程内外的各種挑戰没有難倒中國建設者們。回顧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連續3年多未回國休假的中鐵七局武漢公司方久尼大橋項目部經理陳緒仁感慨地説,項目部進場時,面對的是一片陌生環境,中方員工在耐心解决了物資運輸及清關、營地建設、施工設計和轉换當地標準等問題之後,又在工程計量、税務審計、疫情防控和回國休假員工無法按時返場等方面遭遇重重困難。這些來自工程内外的多方壓力經常令人夜不能寐。
  面對這一滿意的工程建設作品,陳緒仁强調,“好的團隊精神具有戰斗力”。他特别介紹,在施工進入深坑作業時,同時身兼安質部長和辦公室主任的項目部綜合部長何正勇主動請纓加入關鍵時刻成立的“深基坑突擊隊”。深基坑施工極度危險,在海水下17米處施工,基坑内潮濕悶熱、空氣渾濁稀薄,長時間干活令人窒息並容易引發風濕和腰痛。另外,深基坑鋼板樁變形大,經常出現嚴重冒水,時刻會有生命危險。何正勇和團隊成員不畏艱難,圓滿完成任務。“共産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關鍵時刻旗幟不能倒。”何正勇説。
  談到工程中所遇困難,項目部書記楊新旺表示,全體員工充分發揮不畏艱險、敢於擔當的精神。面對地質軟、垂直高度大、海風狂與海浪涌的惡劣環境,項目總工李學兵帶領員工成功攻克了施工中出現的涌砂技術難題,外方員工和監理紛紛爲中國工程師的勤奮與智慧竪起了大拇指。在4.8%大坡度上預製箱梁架設施工中,面對高空作業和大風大浪的考驗,架橋隊長白彦榮挺在第一綫,發揮工匠精神,順利完成箱梁架設。這種箱梁架設條件即使在國内也實屬罕見。
  作爲“塞内加爾振興計劃”的優先重大項目之一,方久尼大橋也是中國政府積極落實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加强與非洲各國合作的具體體現。塞内加爾總統薩勒稱贊説,“方久尼大橋將成爲中塞友誼的新象徵”。(宋斌)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