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暢通經濟循環邁出新步伐
我國首部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公佈

   北京訊 2022年1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部門研究制定的《“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正式對外公佈。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推動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對培育完整内需體系,促進形成强大國内市場,推動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具有重要意義,“作爲現代流通領域的第一份五年規劃,《規劃》對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進行了戰略性布局、系統性謀劃,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重點任務,對暢通經濟循環具有開創性意義”。
   【明確建設重點】
  流通一頭連着生産,一頭連着消費,在國民經濟循環中起着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從我國實際情况看,現代流通體系確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弱項;而從發展前景看,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需要。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依紹華認爲,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能够在更大範圍把生産和消費聯繫起來,擴大交易範圍,推動分工深化,通過價值鏈、産業鏈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實現國内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配置,進而協同推進强大國内市場與貿易强國建設。
  目前,我國流通體系現代化程度仍然不高,仍有許多薄弱環節。一方面,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仍面臨隱性壁壘,規則和標準體系建設相對滯後,國内統一大市場尚不健全。另一方面,傳統商貿亟待轉型,農産品流通有待昇級,外貿發展新動能還需加快培育。同時,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網絡互聯互通不够、分佈不均衡,應急物流、冷鏈物流等還有薄弱環節,流通領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待解决,信用信息應用水平仍有待提昇。
  據悉,“十四五”時期流通體系建設的重點,將從流通環境營造、流通空間優化、市場主體培育、現代化水平提昇四個方向發力,即發展有序高效的現代流通市場,營造良好流通環境;構建内暢外聯的現代流通網絡,優化空間布局;培育優質創新現代流通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市場主體;加快創新緑色發展,提昇流通現代化水平。
   【提昇流通效率】
  我國經濟縱深廣闊,在新發展格局下,生産、消費的規模、結構與時空分佈將發生較大變化。這些變化爲更廣區域、更多主體加入經濟循環和現代流通創造了歷史機遇。同時,也應看到,在一定時期内,隨着流通空間範圍的擴大,商品和資源要素將可能更爲分散,規模效益將會减弱。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國華表示,爲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提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需要發揮現代流通體系對商品和資源要素的規模化組織優勢,同時推進區域間流通設施網絡和組織運行方式協同發展。
  “十四五”時期,一方面,將布局建設一批流通要素集中、流通設施完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應用場景豐富的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另一方面,將打造若干設施高效聯通、産銷深度銜接、分工密切協作的骨幹流通走廊。加快打造“支點城市+骨幹走廊”組成的現代流通網絡尤爲重要。
  深化現代流通市場化改革,是建設現代流通體系的重點任務之一。在推進商品和要素高效流通、配置上,《規劃》要求,一是加快現代流通重點領域市場化進程,二是提高重要資源配置能力,三是健全一體銜接的規則和標準。制修訂適合我國國情的流通規則和標準,發揮中介組織、産業技術聯盟、骨幹核心企業積極作用,加大流通領域規則標準應用力度。
  同時,完善流通市場準入和公平競争制度,是“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内容。優化“一網通辦”“一窗辦成”業務流程,深化“证照分離”改革,大幅削减流通領域行政許可前置中介服務事項,研究制定流通領域通用性資格資質清單,提昇商事服務水平。同時,加强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争執法。落實公平競争審查實施細則,維護市場公平競争秩序。
   【降低社會成本】
  商貿流通體系作爲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繁榮市場、擴大消費、服務民生和服務就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21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1.3%,帶動了服務業恢復性增長。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尹虹表示,“十四五”時期,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將既注重硬件,更注重軟件;既注重發展規模,更注重發展質量。
  從商貿流通的網絡布局看,注重與産業布局和交通規劃等相銜接,合理布局商品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場,重點補齊農産品流通短板。同時實施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行動,完善城鄉配送體系,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區域物流一體化發展,推動流通降本增效。
  從提昇流通基礎設施看,在農村,要完善縣域商業網絡體系,推動企業供應鏈、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務下沉,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在城市,要重點推動大型連鎖企業下沉社區,以大帶小,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此外,要鼓勵引導商貿流通企業搶抓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新機遇,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積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大力發展緑色流通,引領消費和産業昇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表示,商貿流通的發展和創新爲消費者更好實現消費提供了多樣化和便利化的選擇空間,也提高了商品交换的效率、降低了全社會的交易成本。(馮其予)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