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开萝大道DN1000污水管道建设工程启动施工。
2021年11月,开萝大道DN1000污水管道建设工程竣工。
至此,总长度1163.79米的开萝大道DN1000污水管道建成,途经佳大瑞园、科城山庄、广州高新区第一小学以及未开发地段。管道所经之处,一度遭遇孤石、涌水、流沙、花岗岩等困难,但大家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制定周密的专项计划,紧锣密鼓推进施工,保质保量地达成了工程节点目标。
【扩建只为除隐忧】 地下污水管网向来被喻为城市的“静脉血管”,关系着整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深受市民关注的民生工程。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广州深入推进污水管网改扩建工作,全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
城市河涌既有防汛排涝的功能,又有生态美观的效果,发源于黄埔区的南岗河全长25.53公里,流域面积111.30平方公里,是莲潭村、严田村和黄埔工业园区等社区主要行洪、排涝及排污的天然河涌。南岗河(广深公路至河口段)综合整治工程是黄埔区河涌综合整治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广州市建设“万里碧道”和珠江堤防规划要求中的重要一项。而黄埔区市政道路开萝大道,其原有的DN600污水管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需求,导致周边及南岗河上游排水单元的污水无法有效收集到市政排水管网系统,一旦溢流,将加重破坏河涌的生态环境,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截污纳管一直是治水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巩固城市治水成果,开萝大道DN1000污水管道建设计划被提上了日程。该项目位于G35济广高速南侧,起端于水西路与开萝大道交汇处,将向东南敷设DN1000污水管,总长度达一千多米。此次改扩建市政排水管线工程,不仅有利于城市污水外排提高效率、避免内涝,更是进一步改善民生环境、维护市民身体健康之举。
【攻坚克难敢担当】 开萝大道交通繁忙,决定了DN1000污水管道工程只能采用顶管施工技术。顶管是一种非开挖工程技术,它能够避免管道埋设施工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堵塞道路交通等问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尤其凸显优势。
项目位于地势以丘陵、低丘陵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东北部,根据地勘分析,地下情况扑朔迷离,存在孤石、涌水、流沙和花岗岩等。复杂的地质条件无疑会为开萝大道顶管施工带来许多困难,而施工过程中的地下管线保护同样刻不容缓。在安全施工的原则下,项目确定了开萝大道管线施工为顶管施工18个井段,分别标记为W1—W18,W1、W18两处为接驳施工。众人扶船能过山,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无穷大,经过多方共同努力,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难题一一被克服:
针对顶管过程中的流沙,采取袖阀管注浆措施———将具有一定压力的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液),通过土层(沙层)颗粒间的孔隙强行注入,起到挤密和充填作用,迫使土层(沙层)孔隙内的部分或大部分水和空气排出,从而加快土层(沙层)的固结稳定,阻止或控制地基不均匀沉降。待土层(沙层)稳定后再进行施工。
针对顶管过程中的弱风化岩石层,采用水钻开挖———岩石有如下特征:抗压能力强,但抗拉和抗剪切能力很低,在大于其极限抗拉力和抗剪切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拉裂破坏和剪切破坏。水钻法施工挖孔桩充分利用岩石的这些力学特性,采用直径为100毫米的混凝土取芯机沿桩基设计圆周,取出高约为300—500毫米的圆柱体岩芯,形成一圆外周临空面,然后对剩余的桩基岩芯部分进行分块,沿圆半径取芯分块形成内部临空面。在分块的岩石上钻上一排小孔后,往孔内锥入钢楔子,捶击钢楔挤压岩石,使岩石同时受到铅锤面上的拉力和水平面上的剪切力作用,当挤压力大于极限抗拉力和极限抗剪切力之和时,岩石沿铅锤面被拉裂并从底部发生剪切破裂,即可取出分裂的岩块。
针对顶管过程中的抛石层,采用静力破碎开挖———静力破碎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装在介质钻孔中的静力破碎机械,使石体变形,产生体积膨胀,从而缓慢的、静静地将膨胀压力(可达30—50兆帕)施加给孔壁,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值,将介质破碎。该技术安全易管理,施工时不需要雷管炸药,按破碎要求,设计适当的孔径、孔距、角度,就能够达到“外科手术式”的分裂岩石和混凝土。
针对顶管过程中的燃气管线保护,采用人工套管机械顶管方案———顶管施工对地下管线保护尤为重要,在燃气管线保护交底时,确定有一根燃气管线位于顶管上方1米处,机械顶管安全距离不够。现场采用人工顶进DN1350管道,穿过燃气管道5米后再使用机械顶管,完成剩余段施工。
面对艰巨的建设工期任务,以及重重的困难和阻碍,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勇担重任,历经6个月的夙夜鏖战,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治水人激情担当、能打硬仗的过硬作风。
【安全施工严监管】 为加强在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根据有关安全施工工作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开萝大道DN1000污水管道建设情况,施工期间,项目方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和交通疏解对策。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除了要办理许可证外,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包括对作业空间的知识了解,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而安全管理人员会提前下井检测气体(每隔2小时1次),及确认施工环境安全如渗水量、土质情况和用电安全等。作业现场配备有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并设置通风机,工作期间强制通风。有限空间内人员采取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除此之外,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建立起完备的检查机制,每周进行4次有限空间施工专项检查,深入顶管施工面,逐项排查风险隐患。
而为减少对开萝交通的影响,项目方积极联系各级行政部门,组织协调会议,现场查勘,协助施工方制定最优方案,多开工作面,秉承“节点必保,使命必达”的治水精神,全力推进项目安全建设工作:
在开工前半个月,就开始对沿线各建筑单位发布施工公告,为封闭各出入口请求谅解及配合;在开工前一个星期,就完成整个交通组织系统的标牌、标线及交通维护设施的安装工作,和临时路口的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在工程开工前,通过会议宣传、安全知识问答、张贴交通事故案例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期间,在可能会出现交通拥堵的地方,安排专门人员协助维持交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设疏解便道;根据施工进度和区域的划分,随时变动方钢结构围蔽施工区域。
回顾整个项目建设期间,大家上下同欲、团结一心,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每一次经验的积累,每一遍严密谨慎的结果检验,每一次不骄不馁的能力提升,都缓缓沉淀进每位治水人的职业生命里,也在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中静静流淌。
开萝大道DN1000污水管道施工完成后,将满足周围小区、城市广场建设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需求,实现南岗河生态环境改善。
志存远方,不负韶华,追梦人眼中的星星总是更亮一些。黄埔水务人会同各参建单位员工,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起做不畏艰难、踔厉奋发的光荣治水人,保持良好的战斗作风,为黄埔水安全、水环境治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