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訊 長期以來,長江與珠江水系互不連通,嚴重制約了内河航運整體效益的發揮。湘桂、贛粤運河建設工程成爲兩江連接的“動脈”,是意義非凡的大工程。
日前,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以下簡稱“珠航局”)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該局正積極推動湘桂、贛粤運河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等運河連通工程研究工作,未來有望建成連通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的跨水系溝通工程。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力争於今年開工建設。
【湘桂、贛粤運河建設助力“兩江相擁”】 長江和珠江水系,是我國最發達的兩大水系,如何將兩大水系連通起來一直以來是被重點探討的課題。早期,桂林靈渠首次實現了長江與珠江連接,但仍不適用於大型貨運需求,因此,湘桂、贛粤運河建設工程意義重大。
2021年11月,交通運輸部印發的《水運“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提到,推進湘桂、贛粤運河前期研究論证,適時啓動湘桂運河桂江平樂以下段、湘江永州至衡陽段、贛江萬安樞紐庫尾以上段等部分航段建設。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湘桂、贛粤運河再次被提及。規劃將浙贛粤、漢湘桂等跨流域水運通道列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在很早以前便有了溝通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的構想,兩大流域在氣候上具有差异,汛期不同,兩大水系連接將有利於水資源的調配,也能减少洪澇灾害。
據珠航局介紹,按照湘桂運河、贛粤運河重點問題專項研究推進工作方案,兩大運河計劃於2022年底前完成開發必要性、開發可實施性、合理開發方案和開發模式及運營管理等四個方面、18項專題研究工作。目前,湘桂運河、贛粤運河相關專題研究正在積極推進之中。
胡剛認爲,水運的特點是成本低、運能大,但由於運輸速度較慢,往往用於木材、糧食等商品的運輸。通過湘桂、贛粤運河建設,溝通長江、珠江兩大水系,打通南北水運大通道,將推動陸海聯運發展,降低大宗商品的運輸成本。
【平陸運河將於今年開工】 早在100多年前,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便提出了建設平陸運河的構想。如今,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項目即將實現。
2021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規劃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加快推進建設溝通長江、珠江和北部灣的水運大通道。將在2022年開工建設。
根據規劃,平陸運河工程總投資680億元,可以連通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灣港口,被賦予通江達海的重任。運河建成後,廣西内河將新增一個出海通道,首府南寧市經平陸運河由北部灣出海里程僅291公里,較由珠三角出海縮短560公里。
據珠航局介紹,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項目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水運“十四五”發展規劃》《珠江航運“十四五”發展規劃》中的重點任務。平陸運河建成後,將直接連接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灣海港群,爲廣西、雲南、貴州及廣袤的西南、中南、西北地區新開闢一條便捷經濟的出海通道。
胡剛表示,“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而建設運河便是建設陸海新通道的重要任務之一。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因爲交通不發達限制了經濟的發展,對外交通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建設平陸運河,打通陸海新通道,以及依託中歐班列,能帶動當地的進出口貿易,從而推動經濟發展。
據瞭解,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項目在前期多次調查研究論证的基礎上,正式啓動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珠航局按照交通運輸部的工作部署,及時跟進項目進展,現場踏勘運河選綫,協調推進平陸運河前期工作。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力争於今年開工建設。(吴文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