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廣東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完成穹頂吊裝


   深圳訊 12月24日,中國廣核集團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1號機組順利完成穹頂吊裝,標誌着該項目從土建施工階段全面轉入設備安裝階段,爲進一步高質量穩步推進工程建設奠定了基礎。
  穹頂是核電站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保证反應堆廠房完整性和密封性,實現固有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穹頂吊裝因此成爲核電站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節點。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穹頂重達225噸,由預埋件、鋼板及焊接在外側的角鋼等部分搆成,是一個直徑爲45米、高13.7米、由70塊壁板組成的雙曲面半球體,其内部設置有安全系統和控制系統。
  據悉,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穹頂的面積相當於4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吊裝前在地面的預製、拼裝、控制變形,都對技術要求相當高。在2個多小時的吊裝過程中,要安全穩固的將穹頂吊到70米高空,落在核島筒體上,且偏差控制在毫米級别,風力影響下的偏擺、温度變化下的熱脹冷縮,都是項目團隊要考慮的問題,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此次穹頂吊裝,我們創新使用了三維建模等智能核電建造技術,對穹頂吊裝過程進行多次沙盤推演,吊裝前2個月内召開了近百次技術討論會,還組織了包括穹頂吊裝空鈎模擬演練、應急演練、穹頂試吊等多次演練,實現了吊裝環節全覆蓋,智能施工技術的應用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相結合,確保穹頂精準就位,一次吊裝成功。”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惠州項目部總經理張鐵軍表示,項目提前9天實現穹頂吊裝,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工程建設按計劃有序推進的良好見证,也標誌着“華龍一號”具備了批量化建設的條件和基礎。
  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一期工程2臺機組分别於2019年、2020年開工建設。作爲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充分融合了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設計理念,以及我國現有壓水堆核電廠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的經驗和最新研究成果,具備安全性高、技術成熟可靠,産業配套能力强、經濟性好等優勢。
  “此次穹頂吊裝的順利完成,可以算得上是太平嶺核電的‘及冠禮’。從2006年項目選址,到2019年開工建設,再到穹頂吊裝,太平嶺核電項目所走過的16年,恰是中廣核致力於推動我國核電技術自立自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奮進歷程。”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靖表示,太平嶺核電6臺機組全部建成後,年發電量將達到500億千瓦時,在國家“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引下,太平嶺核電將爲粤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爲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王豐)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