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精準扶貧首倡地的“詩和遠方”
——寫在張吉懷高鐵開通之際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爲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指引和方略。
  八年過去,在圓滿交出脱貧攻堅答卷後,大湘西地區迎來了貫穿當地的張吉懷高鐵。12月6日,這條北起張家界市、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接懷化市的高鐵綫路正式運營。
  從被崇山峻嶺包圍的貧瘠之地,到擁有立體交通網絡的希望之地,精準扶貧首倡地的發展正是中國貧困地區從努力擺脱貧窮到邁向鄉村振興的縮影。
    【回得去的家鄉,看得到的未來】
  1934年,沈從文從北平出發,回鄉看望病重的母親。一路顛簸,乘坐火車、汽車、船隻、轎子……輾轉大半個月後,才扺達家鄉湘西鳳凰縣。
  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差,曾是湘西發展的一大痛點。爲改善交通、打開山門,新中國成立後,湘西不斷推進交通建設,陸續修建公路、鐵路、橋梁……
  2013年11月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懸索橋視察。瞭解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來交通條件變化很大,特别是鄉村道路網已基本形成,習近平總書記很高興。他指出,貧困地區要脱貧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很重要,這方面要加大力度,繼續支持。
  2021年12月6日,張吉懷高鐵正式開通。從此,乘坐高鐵從北京到鳳凰最快只需約8小時,上海、深圳、南寧等城市也能在高鐵的串聯下直接“牽手”大湘西地區。
  天塹變通途,大湘西地區的交通格局呈現出新景象。
  夜幕降臨,湘西永順縣芙蓉鎮的土家吊脚樓被霓虹燈點亮。迷人夜色中,土生土長的湘西人鐘飛憶起湘西的交通變遷。
  “湘西的遊子能切身感受到旅途長短的變化。”鐘飛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她從永順到長沙讀書時,中途需要住一晚。“晚上睡覺時,我得把學費藏在枕頭下。”她説,隨着越來越多的高速公路開通,長沙和湘西間的時空距離不斷縮短。
  “現在不僅有高速公路,還有瞭高鐵。高鐵不僅走進湘西,更是走進了我心裏。”鐘飛成立旅遊公司,回家鄉開發旅遊資源,一年需往返長沙、湘西兩地50餘次。“我每天盼着高鐵早日開通,希望能更好地爲建設家鄉貢獻力量。”鐘飛説。
  張吉懷高鐵開通後,長沙與芙蓉鎮之間的通行時間縮短至2小時。鐘飛對芙蓉鎮旅遊項目的開發也更有信心:“2小時的距離,帶來的是‘同城感’,我相信高鐵能爲大湘西地區吸引更多人才。”
  “最初聽到要通高鐵時,我還有些難以置信。”芙蓉鎮民宿店主田少中説,他要帶82歲的外婆去體驗乘坐高鐵。“外婆這輩子都没有離開過湘西,我想帶她坐高鐵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張家界車務段麻陽西站的助理站長付榕此前在湖北咸豐的車站工作。“作爲麻陽人,當得知家鄉就要迎來高鐵時,我迫不及待地申請調回來。”付榕説,從走出大山到回歸大山,她見证家鄉不斷迎來遠方的客人和回鄉的遊子。
   【我的鄉愁,你的“詩和遠方”】
  在湘西古丈縣,茶,被當地群衆稱爲“生命之源”——“小孩子出生後不久,古丈的母親們便會用茶水輕輕擦拭孩子的眼睛。”古丈縣茶葉局局長劉潔瓊介紹,古丈縣現有生態茶園19萬畝,茶不僅承載着豐厚的歷史底藴,更成了當地人的情感寄託。
  在古丈,一首《挑擔茶葉上北京》廣爲傳唱。借着這首歌,古丈人民唱出了希望推動當地茶葉走出大山的心聲。目前,古丈縣約70%的農業人口直接或間接從事茶産業,80%的農業收入來自茶葉,90%的村寨種植茶葉。
  “茶,不僅帶領古丈人民實現了脱貧,還將是推動古丈鄉村振興的主導産業。”劉潔瓊説,高鐵開通後,將推動茶産業規模進一步提昇。
  “一方面,人流物流的進一步暢通,能讓古丈茶走向更廣闊市場;另一方面,各地的消費者也能更便捷地到古丈來品嚐茶葉,農旅、文旅將進一步融合,爲鄉村振興注入蓬勃動力。”她説。
  “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茶在雲中、人在畫中”,這是如今古丈的真實寫照。臨近年底,茶農們仍在茶園裏忙碌着——除草、施肥、防治病蟲害,期盼來年能有更好更多的春茶,以招待遠方的客人。
  不僅是古丈茶,鳳凰獼猴桃、麻陽冰糖橙、湘西臘肉等衆多湘西特産,今後都將更便利地“坐上”高鐵、走進千家萬户。
  除了“走出去”,武陵山區的人們也盼望着,自己的鄉愁,能成爲别人便於扺達的“詩和遠方”。張吉懷高鐵,被視作一條“精品旅遊綫”——武陵源、天門山、芙蓉鎮、猛洞河、矮寨大橋、德夯大峽谷、鳳凰古城……多個世界級、國字號文旅品牌被串聯起來,大湘西的旅遊業迎來新機遇。
  青山抱古城,沱江繞城過。夜幕降臨,鳳凰古城四周山巒逐漸融入夜色,沱江水倒映着沿岸吊脚樓的霓虹燈光。今年鳳凰古城旅遊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夜經濟讓這座令沈從文魂牽夢縈的小城更加璀璨。
  近日,鳳凰磁浮文旅項目全綫試跑。這條磁浮旅遊專綫將與張吉懷高鐵“無縫對接”,連接起鳳凰高鐵站和鳳凰古城,方便各地遊客扺達景區。
  “高鐵的開通對受疫情影響的旅遊行業是雪中送炭。”鳳凰古城内的民宿老闆黄黎説,此前很多遊客匆匆前來,又匆匆離開。“高鐵和磁浮將大幅縮短遊客的交通换乘時間,吸引遊客在鳳凰停留更長時間。”
  “高鐵是希望,也是動力。”鳳凰縣文旅廣電局副局長謝深洪説,他們將不斷完善旅遊産品供給和配套措施,積極迎接高鐵旅遊時代的到來。
   【守得住的緑水青山,换得來的金山銀山】
  起伏的群山、江邊的吊脚樓、土家織錦“西蘭卡普”、苗族刺綉……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交相輝映,映照出大湘西悠遠豐富的民族人文歷史珍寶。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工作人員張劉俊説,大湘西風光秀美、一步一景,爲保護張吉懷高鐵沿綫涉及的16處各等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水源保護地、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點,工程人員頗費苦心。
  在跨越酉水湘西段翹嘴鲌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段設計中,橋梁“無害化穿越”的方案最終被敲定——爲了避免將橋梁墩臺設置在保護區及周邊山坡上,酉水大橋最終采用292米非對稱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飛越酉水河谷,减少對自然山體和魚類的影響。
  酉水大橋這一張吉懷高鐵全綫的重點、難點和控制性工程,讓張劉俊十分自豪。他介紹:“酉水大橋是目前國内最大跨度、最大高差非對稱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
  在十八洞村,美麗的苗族姑娘施林嬌通過網絡直播,展示十八洞村的風景、美食、民俗、建築、苗綉,講述十八洞村脱貧奔小康的故事,幫助鄉親們直播賣貨。
  張吉懷高鐵開通後,湖南懷化將成爲湖南省繼長沙之後,第二個擁有兩條設計時速350公里高鐵的城市。
  張吉懷高鐵的開通是我國交通助力偏遠山區鄉村振興的縮影。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到2020年底,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79萬公里。綫路全長245公里的張吉懷高鐵開通後,湖南的高鐵里程超過2200公里。
  鐵路部門介紹,張吉懷高鐵銜接黔常鐵路、滬昆高鐵等鐵路幹綫,不僅可以改善沿綫地區對外交通條件,給大湘西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而且對於促進中西部區域發展、消除南北幹綫運輸瓶頸都具有重要意義。
  “有瞭高鐵,鄉親們的特産賣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都可以做到‘當日達’,家鄉和外面的世界更近了,相信明天我們的日子將更加紅火!”施林嬌充滿期待地説。(劉紫凌、張格、史衛燕)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