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工程紀實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灣區城市發展指數》發佈
用數據解讀灣區發展活力
廣州訊
近日,在2021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灣區城市發展指數》報告會上,作爲會議主辦方之一的國家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會,正式發佈了《新發展理念下大灣區城市發展活力指數報告》和《大灣區城市營商環境法治指數報告》。報告由國創會法律人工智能與社會治理研究院和南方都市報珠三角智庫研究院共同編寫,用數據描摹過去五年大灣區城市發展活力,用數據建議在未來五年的新征程中,大灣區城市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共同富裕。
在會議上,南方都市報珠三角智庫研究院主任尹冀鯤,深圳市華勤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長、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得理法律人工智能實驗室創始人賀倩明等專家學者就灣區城市發展指數作相關報告,立足全球視野,解讀灣區活力。
專家表示,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歷程,粤港澳大灣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一直處於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既是國家宏觀戰略與微觀經濟運行的對接口,也是黨和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爲了落實十九届五中全會會議精神和“推進粤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的要求,課題組的專家就希望以指數報告形式對大灣區城市五年來發展活力進行描摹和研究,以此爲大灣區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相應的智力賦能和政策建議。課題組專家也表示,此次發佈兩份指數報告對各地進行排名,僅是作爲研究手段和形式,而不是評價地方政府在發展能力和手段的唯一標準。
此次發佈兩份報告,分别從新發展理念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兩個方面對灣區的社會發展和法治建設,做了詳盡數據分析和研究。
尹冀鯤介紹《新發展理念下大灣區城市發展活力指數報告》,主要是在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爲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以城市高質量發展促進大灣區協調可持續發展之路爲研究目標,以大灣區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和肇慶九個城市爲研究對象,以這些城市的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爲主要數據來源,圍遶“城市發展活力”這個主題,利用4項維度26個數據指標,對九城市2016年至2020年五年間高質量發展所涉及的經濟、社會、城市治理、人居生活等領域進行了客觀、全面評價。此外,課題組還横向比較了長三角/沿海地區GDP達到7000億元以上的六個城市的發展路徑和模式,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提昇大灣區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動力。
同時,大灣區城市所轄的的域GDP,在廣東全省GDP的占比達到35.1%,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所屬地市乃至全省的高質量發展。鑒於大灣區縣域發展活力如此强勁,此次報告還將研究領域,延伸至縣(市/區)域。爲此,課題組以GDP千億水平總量爲依據,以中等收入(人均國民生産總值10000美元)爲基本標準,以“千億GDP數量規模”爲界綫,選取大灣區22個質量發展型縣(市/區)域爲樣本,課題組還按照相關排名標準,在長三角/沿海地區選擇了排名在百强縣(市/區)域前十左右的16個縣(市/區)域,作爲横向參照對象進行了同等評價和研究,爲推動大灣區縣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相應的政策建議。
在介紹《法治指數報告》時,賀倩明則以營商環境的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爲背景,以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和肇慶九個大灣區城市爲研究場景和對象,以這些城市的統計年鑒、統計公報、裁判文書和法規政策等爲主要數據來源,緊扣“立法、行政、司法、守法”的綫索,將立法環境、行政環境、司法環境和守法環境作爲四個一級指標,並逐級分解出12個二級指標和34個三級指標,全面、系統、科學地對營商環境的法治指數進行評估。同時,遵循“市場經濟主要依賴法治能力來實現”的思路,以人均GDP這一核心指標作爲營商環境經濟活力的主要表征,進一步研究、分析了法治指數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相關性和底層邏輯,以此尋找大灣區九個城市營商環境法治化持續向上向好的健康發展之路。
根據兩份發佈的報告,課題組也發現在過去五年,灣區九城在落實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模式,均取得不錯的成績。
而據相關媒體報導,同期的世界三大灣區紐約灣區的經濟總量爲1.84萬億美元(2019年);舊金山灣區爲0.83萬億美元;東京灣區爲1.99萬億美元(2019年)。粤港澳大灣區在世界四大灣區中排名第三,發展潜力依然具有較大提昇空間。
在大灣區發展潜力還有較大提昇背景下,如何推動大灣區城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共同富裕,才是此次兩份指數報告發佈的目的和意義。(曉今)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