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訊 北京冬奥會、冬殘奥會脚步臨近。12月3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北京冬奥會和冬殘奥會運行指揮部調度中心執行主任閆成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的“相約北京”系列測試賽進展順利,冬奥賽前各項籌辦工作也在持續深化,“所有12個競賽場館已全部完工並具備辦賽條件,各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運行團隊全部組建完成、人員到位就緒,時刻準備迎接賽事到來。”
【系列測試賽運行狀况良好】 舉辦“相約北京”系列測試賽是冬奥會前全面檢驗各項籌辦工作的重要機會。自今年10月5日起至12月底,10項國際賽事、3次國際訓練周和2項國内測試活動有序展開,對標冬奥賽時,進行全要素的運行測試。
閆成介紹,截至目前,北京賽區承辦的短道速滑世界杯等6項賽事,延慶賽區承辦的雪橇世界杯等5項賽事及張家口賽區承辦的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礙追逐世界杯等都已圓滿結束,測試賽進程已過大半。“從已經結束的測試賽看,賽事運行狀况良好,實現了既定測試目標,贏得了國際體育組織、參賽運動員及境内外媒體的積極評價。”他説。
系列測試賽期間,相關組委會及場館團隊與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充分磨合,對標冬奥賽時,有序完成各項工作;競賽組織團隊得到鍛煉,競賽運行流綫得以充分檢驗;測試賽場地設施彰顯出“科技範兒”,均達到冬奥賽事要求的技術標準;賽時運行指揮體系全面啓動,不同業務領域之間協同配合、聯動運轉……相關各方做到能測盡測、應測盡測,爲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舉辦測試賽的同時,冬奥賽前各項籌辦工作也在持續深化。閆成表示,目前,所有12個競賽場館已全部完工並具備辦賽條件,冰上項目場館完成制冰,雪上項目場館賽道準備工作進展順利。“3個賽區的冬奥村裝點一新,先後點亮樓燈,開展了一系列全流程、全要素、場景化的運行壓力測試。各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運行團隊全部組建完成、人員到位就緒,時刻準備迎接賽事到來。”他説。
【賽事服務保障不斷攻堅克難】 冬奥會賽時,大部分雪上項目比賽將在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舉行,針對兩個賽區較爲復雜的山區地形,做好精準的氣象服務是保障北京冬奥會賽事順利進行的關鍵。
據北京冬奥組委新聞宣傳部部長趙衛東介紹,4年多前,中國氣象局就成立了冬奥氣象中心,經過努力,現已建成延慶海陀山、張家口康保2部天氣預報雷達設備和50多個賽道氣象站,建立起具有“多要素、三維、秒級”特點的立體氣象監測網絡。“氣象中心連續幾年監測收集山區賽道氣象數據,編制相關氣象報告、氣象風險分析報告,持續向各利益相關方提供相關信息,以幫助大家提前做好氣象風險的應對準備。”
他表示,目前北京冬奥組委正在與國際奥委會、相關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奥林匹克轉播公司等共同研究編制北京冬奥會應急日程。賽時一旦出現極端天氣,將及時啓動競賽日程變更的管理程序,全力做好各方面的應急準備,最大程度降低極端天氣給賽事帶來的不利影響。
鑒於全球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復雜,北京冬奥組委與國際奥委會、國際殘奥委會日前共同發佈了《北京2022年冬奥會和冬殘奥會防疫手册》(以下簡稱《防疫手册》),對相關人員嚴格執行“閉環管理”。趙衛東表示,本月第二版《防疫手册》即將發佈,“這些努力,就是爲了保证北京冬奥會在最安全的前提下舉行。”
他解釋説,“閉環管理”並不會限制任何註册人員在“閉環内”的自由活動。在“閉環内”的大區域裏,註册人員可以通過專用的交通工具在駐地、場館及場館與場館之間,以及3個賽區之間自由流動。“我們將爲註册人員提供以高鐵和班車爲主的交通服務,高效滿足註册人員在3個賽區及賽區内部場館之間的快速通行。”
【冬奥籌辦着眼可持續發展】 按照國際慣例,無論賽事舉辦地降雪量多少,冬奥會所有的雪上項目競賽場地均需人工造雪以保持雪地形狀,確保參賽運動員擁有相同的比賽條件。據瞭解,位於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從11月15日開始正式造雪,預計到明年1月中旬能够完成造雪工作。
“我們做過一個統計,冬奥會賽時延慶賽區的需水量僅占延慶地區現狀用水量的1.6%,占延慶本地區水資源總量的4‰。”北京市延慶區區長於波表示,延慶賽區在整個造雪過程中始終堅持多元蓄水、循環用水、科技節水,確保既滿足冬奥會造雪用水的需求,又不會對區域的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針對如何“科學、緑色”完成造雪工作,河北省張家口市市長趙文鋒表示,張家口賽區通過收集地表逕流、雪融水等措施,有效保障了造雪用水,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在注重涵養生態水、用好地表水的同時,張家口賽區同時注重科學節水。“賽區的雲頂和古楊樹兩個場館群均采用瞭高效節水的人工造雪裝備和智能化造雪系統,能够根據外界環境動態變化保持最佳造雪效率,可節約造雪用水20%左右。”他説。
緑色、可持續,是北京冬奥會籌辦以來始終堅持的理念。以冬奥會籌辦爲契機,冰雪運動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趙文鋒介紹,目前,張家口9家綜合性滑雪場相繼投入運營,冰雪運動配套設施持續完善,冰雪運動教育培訓體系日趨成熟,冰雪運動推廣普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冰雪運動的熱度和關注度持續攀昇,截至目前,張家口已經累計帶動500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北京冬奥會後,我們也將全面落實冬奥遺産可持續利用計劃,緊抓機遇,借勢發力。”(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