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国新添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北京讯 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潦河灌区、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26日成功入选2021年度(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6处。
  里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的邗沟。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境内的里运河-高邮灌区,通过闸、洞、关、坝等水工设施,连通高邮湖和高邮灌区,实现了水在“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之间的调配,兼顾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是我国古代巧妙利用河湖水系、合理调控河流湖泊的水系连通工程的典范。
  潦河灌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唐朝太和年间人们在北潦河南支下游修筑蒲陂,开渠导水,灌溉农田千余亩,明清时期相继在中游、上游兴建乌石潭陂和香陂,成为江南丘陵地区典型的古代引水灌溉的系统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潦河灌区又相继兴建4座灌溉工程并延续至今,灌溉农田33.6万亩。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目前海拔最高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宋元时期开始,当地人民在冲曲河沿线逐步建立起蓄水灌溉系统,明清时期灌溉系统的利用和管理体系趋于完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使用的蓄水池仍然有400多座。这套完善的蓄水灌溉系统,助力日喀则发展成为“世界青稞之乡”。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
  “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中国古灌溉工程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保护灌溉工程遗产体系、挖掘传承区域特色水利历史文化、发挥工程效益保障国家粮食生产,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水利支撑。(刘诗平)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