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在港外國商界對香港前景充滿信心

   
   香港訊 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2%的經濟總量,全國五分之一的獨角獸企業在此誕生,數十家全球500强企業在此安營……
  四年來,粤港澳大灣區建設乘風破浪、日新月异,一個令世界矚目的國際一流灣區呼之欲出。
  日前,由外交部駐香港特别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與香港特區政府、廣東省政府共同主辦的“對接新機遇,助力新征程”外國在港商界“雲參訪”大灣區活動,讓外國在港商界看到擴大對外開放的“中國决心”,在新發展格局中孕育的“香港機遇”。
  外交部駐香港特别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光源表示,作爲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粤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進程中,既有先發之利,又有地利之便,日益吸引國際投資者的目光。
  他指出,國際權威機構預測大灣區經濟總量2030年將達到4.6萬億美元,成爲當之無愧的“投資聖地”和“掘金富礦”,越來越多優秀香港青年和國際人才在此逐夢。
  阿拉伯工商協會主席艾德文·希提説,與全球其他灣區相比,他給粤港澳大灣區打滿分,因爲這裏有着完備先進的産業、多元互補的城市和極爲便利的營商環境。
  他表示,來自阿拉伯國家的企業希望能够捕捉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領域的機遇,粤港澳大灣區爲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與合作平臺。
  諮詢公司德勤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大灣區創新集聚效應顯著,科技和領先企業數量衆多,從科創巨頭、到獨角獸公司,粤港澳大灣區誕生了一批强大的科創企業。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0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有227家獨角獸企業上榜,其中,粤港澳大灣區有三十多家企業上榜,在世界四大灣區中,排在舊金山灣區之後,居於第二位。
  與會外國商會和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投資粤港澳大灣區就是投資中國,擁抱粤港澳大灣區就是擁抱未來,想要搭上大灣區發展的這趟高速列車,香港是不容錯過的“車站”。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當天的“雲參訪”活動致辭中表示,大灣區的建設同香港的發展相得益彰,香港的基礎研究和高等教育同内地製造業高度互補,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爲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建設安上有力引擎,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爲外資進入大灣區和内地提供絶佳平臺。
  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和香港選舉制度的完善,香港真正擺脱了争拗與撕裂的政治泥淖,回到了正確的發展軌道上來,爲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提供了廣闊空間。
  由法國與比利時公司合資成立的新曦資産管理公司不久前選擇將總部設在香港,公司首席執行官盧俊義對香港及中國内地業務的發展充滿期待。
  “長久以來,香港都是西方世界與中國之間的門户。對我們來説,這裏提供了接觸中國公司的好機會。香港擁有巨大的潜力,並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内繼續發揮東西方兩個世界橋梁的作用。”他在會場對記者説。
  外國在港商界負責人一致表示,熱切希望從大灣區建設中獲取發展機遇,香港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中的獨特優勢有目共睹,隨着香港形勢不斷趨穩向好,將會有越來越多外資來港興業,以香港爲平臺經略内地、開拓亞太。(鄭欣、孔維一、王豐)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