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澳門加强離島醫療綜合體、智慧城市和防治水患設施的建設
澳門訊
11月17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立法會全體會議上闡釋下一財政年度多項完善民生的施政工作,其中,特區政府將致力離島醫療綜合體、智慧城市和防治水患設施的建設。
談到離島醫療綜合體時,行政長官表示,綜合體的規模大,不僅能爲本澳市民提供醫療服務,更可擴展更廣的面向,在多項良好條件的基礎上助力本澳發展醫療旅遊、大健康産業。届時,澳門居民繼續可在離島醫院接受由政府資助的醫療服務,更期望可借此解决現時居民到外地就醫的需要。
行政長官進一步指出,特區政府有信心借着離島醫療綜合體所具有的北京協和醫院品牌效應、先進的醫療設備以及優秀的醫護人員等有利條件,來發展大健康産業,並爲粤港澳大灣區的7,000萬人口服務。政府在下一階段將從本澳醫生和醫科畢業生中,挑選人員到北京協和醫院實習,回澳後到離島醫療綜合體服務,並在協和的專科醫生帶領下,讓他們在專科醫療上有所發展。
有關本澳的智慧城市建設工作,行政長官表示,經過幾年努力,政府已成立了雲計算平臺,至今對外開放的數據集約440個,同時,供市民使用的“一户通”應用程式持續增加服務項目,新版本會更臻完善,聚合支付平臺“政付通”也將會不斷普及。行政長官認爲,内地的智慧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值得本澳參考,但不能完全參照,始終本澳與内地的情况不盡相同。
智慧交通方面,行政長官指出,特區政府近年已優化了15組交通路綫的控制系統,並試行智能巴士控制系統及出行資訊系統——“澳門出行”手機應用程式。未來,政府將持續做好智能化交通規劃,其中,新城A區等新區定會采用智能交通設計。然而,交通環境太密集,空間距離不足,使本澳發展智能交通存在一定困難,例如難以像内地城市般,在具備一定空間條件下可透過智慧系統自動調節交通燈號。
行政長官又表示,特區政府已委托重慶相關研究機構,分析本澳未來10年的陸路運輸規劃,並將於近期提交設計總結報告,提出處理本澳交通問題的建議。行政長官補充,重慶是着名山城,當地透過各種立體交通設計及創新方式解决交通問題。
就低窪地區的治水工作,行政長官回應指出,觀乎本澳今年的臺風和大雨情况,内港的泵房設施在治水上起到一定作用,成效有目共睹,部份黑點的水浸問題已改善。就此,特區政府短期内將興建更多泵房設施,首先以可行方案解决本澳部份的水浸問題,而建設擋潮閘等長期措施則需再作詳細規劃及研究,現階段正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未來需要中央批覆才能正式開展相關工程。他透露,未計算擋潮閘的建設費用,單是設計費就需數億澳門元,另外,每年的保養維護成本也將十分高昂。
關於城市規劃方面,行政長官指出,澳門城市總體規劃經過多次版本修訂和公開諮詢之後,匯總報告已經出臺,預計今年底將公布總體規劃文本,並開展後續工作。他表示,總體規劃工作不能再拖延,否則後續的分區規劃便難以推進;未來待分區規劃出臺後,才有法律依據開展如土地拍賣等事宜。(區明玥)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