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开幕
为香港建设国家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奠定基础




   香港讯 11月12日,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开幕,约1500件展品登场。
  M+博物馆的开幕展由六个专题展览组成。东展厅展品包括歌手梅艳芳《飞跃舞台》唱片封套喷画。
  香港出生的艺术家陈幼坚以手绘草图和歌手硬照为蓝本,运用鲜艳颜色和大胆图案,将梅艳芳塑造成外层空间梦幻天后,展现其中性舞台形象和前卫风格。
  该展厅还有超过500件展品,展示过去70年对亚洲以至全世界均影响深远的建筑和设计,其中仓俣史朗1988年为东京清友寿司吧创作的室内设计作品,以丰富细腻手法呼应日本茶室简洁、采用天然物料的设计传统。
  西展厅展出的《亚洲土地》为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2003年邀请广东象山村300名居民一同完成的黏土大作。访客在展厅眺望作品,或有被万千双眼凝视之感。
  至于二楼希克展厅展出的作品之一,为艺术家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17号》。画作合成自两帧家庭照,人像以红线相连,其衣着令人想起1950和1960年代的中国,而作品也反映作者对社会的关注。
  博物馆地下大堂展厅、南展厅和合院展厅也设M+开幕展专题展览。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出席传媒预览时表示,M+博物馆开幕,为香港发展成国家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奠定稳固基础。他呼吁访客以开放、包容态度欣赏馆藏。
  M+博物馆致力展示20和21世纪视觉文化,藏品涵盖视觉艺术、设计和建筑及流动影像,首年免费入场。
   【游走建筑新空间,细赏艺术新领域】
  色调多变的陶瓦外墙、匠心独运的潜空间、景致辽阔的大台阶,配以饶富本地色彩的设计和布局,座落西九维港畔的M+博物馆楼高18层、总面积65000平方米,每个角落尽是“打卡位”,其中地库二层的潜空间可说最具特色。
  M+大楼正下方是港铁机场快线和东涌线隧道,西九文化管理局2012年举办M+设计比赛,一众参赛建筑师曾为如何遮盖隧道而踌躇。
   【匠心巧建,配合走线】
  瑞士设计建筑师团队Herzog&deMeuron别具匠心,构想出在隧道旁开凿潜空间的设计,在比赛中胜出。
  M+博物馆建筑管理主管吴智伟说:“Herzog&deMeuron的设计如实反映隧道走线。他们划出一个正方形空间,下方由斜向隧道贯穿,予人错综复杂的感觉;艺术品摆放于此,观赏角度也有不同。”
  设计尽显智慧与创意,潜空间而今已由构想化为现实,用以容纳不断更替的装置作品。
   【台阶看映,维港作伴】
  博物馆本身也堪比艺术。连接地下和二楼的大台阶、地下大堂的学舍同样别树一帜。
  游客可到容纳400至450人的大台阶参加演讲或放映会,同时欣赏维港景致;学舍则设适合不同年龄及兴趣人士参加的节目,刺激游客的艺术细胞,启发艺术思维。
  在这里,游客也能找到香港城市的身影。大楼四处高挂雅致灯饰,设计恍如老街市照鸡蛋的红灯罩,也有仿竹设计、竹制设施等,令人联想曾经竹棚处处的香港面貌。
   【文化艺术,触手可及】
  游走M+,勿忘到天台花园放空一下,近距离欣赏博物馆外墙。
  外墙一面的墨绿色陶瓦组件特别于意大利订制,质感细腻,颜色随光线变化,日照时色调变浅且闪烁金光;面向维港一面则是LED屏幕,晚上播放作品。
  诚如吴智伟所言,艺术绝非高不可攀。11月12日起,艺术,触手可及。M+逢星期二至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开放,星期五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10时。(LindaWong)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