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香港故宫:嶄新地標見证大國建造
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的首個合作項目


   香港訊 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畔的西九文化區,一座類似古代器皿方鼎的巨型建築面朝大海昂然矗立,金色外觀在陽光下分外搶眼。
  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與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合作建立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館,爲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的首個合作項目,將成爲香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嶄新地標。
  香港故宫三面環海,占地約1.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爲一座7層高的博物館大樓。項目於2019年4月24日正式動工,目前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預計於今年年底完工並全面交付,明年年中對公衆開放。
  這意味着,北方深宫國寶有了南國新家。南北兩個“故宫”,一個凝聚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一個展現着大國建造的風采,隔空遥望,共同守護和傳承中華文明。
   ▶▷致敬傳統
  香港故宫整體外形借鑒中國傳統器物“上寬下聚,頂虚底實”的美學特點,呈現出方鼎的獨特造型,營造出一種穩定而厚重的歷史感。
  設計有多獨特,施工就有多難。説起建設過程,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香港故宫項目負責人王勇用了六個字:過五關斬六將。
  “上寬下聚”體現在建築結構上就是一個高傾角的斜墻,最大斜墻的斜度達到1:3。近距離站在“方鼎”前,記者立即感受到這斜墻帶來的視覺衝擊。“整個博物館大樓共有4組組合結構柱支撑高達4層的懸挑結構,鐵板厚度達100毫米,僅鋼鐵用料就超過480噸。”王勇説,每個接駁位置需要4組工人連續燒焊12個小時才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建築外墻大面積使用清水混凝土,即墻面直接以混凝土示人,不再做任何裝飾面,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古檏質感。“這個工藝對各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平整度、色澤以及孔洞的密實度。混凝土本身顆粒很粗,想做到特别平整很不容易。”王勇説。
  香港故宫借鑒了很多北京故宫的設計元素,比如正門的10扇門,每扇門上都有每排9個共9排門釘;門前地面上的20多塊透光玻璃板,布局和弧度都模擬故宫門前的金水河。“用這些元素與北京故宫呼應。”王勇説。
  走進主樓,最大的驚喜莫過於參照北京故宫空間設計最大特色的中軸綫概念,將中軸綫水平遞進的空間布局巧妙轉换成垂直遞進,從而搆成了三個朝向不同角度的中庭空間,將不同樓層連成一體。
   ▶▷科技賦能
  每一位走近香港故宫的參觀者,很難不被其金色外觀吸引。4022塊金色鋁板營造出琉璃瓦般的外墻效果,近看每塊鋁板都是曲面帶孔、形狀不一,孔洞由下往上逐漸變大、由實心變爲空心,虚實漸變,相映成趣。
  這樣的鋁板若用傳統方式生産,加工耗時久、安裝誤差大。“現在我們采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輔助生成每個構件的加工圖紙,全過程指導生産和安裝,大幅提高了生産效率和精準度。”王勇説。最終,4022塊鋁板成功生産和安裝,達到了誤差在3毫米以内的施工精度。
  對於珍藏國寶的博物館來説,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恒温恒濕、防風抗灾、安保防盗都不可或缺,工程團隊通過一系列復雜精密的系統予以保障。他們調校了超過8000個閥門、1224個風嘴,實現館内空調温度控制精度在±2℃,濕度控制精度在±5%相對濕度。
  消防安全無疑是重中之重。Novec1230潔净氣體滅火系統、預動式花灑灑水系統、樓梯增壓系統等各類高難度的消防系統齊齊上陣,協同工作。
  “文物儲藏室采用的是Novec1230潔净氣體滅火系統,可以在30秒内將惰性氣體充滿400平方米的空間,滅火不用噴水,一旦發生火灾,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文物。”王勇説。
  良好的觀展體驗也必不可少。他們在每一根吊頂絲杆上加裝了避震彈弓以降音减噪,使整個展廳的噪音要求達到較高標準。
   ▶▷榮耀時刻
  “故宫”這兩個字,在國人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大家一看到這個項目是‘故宫’,就覺得應該由中國建築去做。”回想當初競標情形,王勇説。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自1979年進入香港建築市場,曾成功完成了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港珠澳大橋香港引橋等重大建設項目。“中國建築在香港這40多年做了無數工程。第一我們非常想做,第二我們有能力做,最終我們拿下了這個項目。”王勇説。
  項目開工後,王勇專程去了趟北京故宫。他以前去過故宫,但這次感受大有不同。從一個建築人的眼光看,建成600多年的北京故宫歷經時代變遷和戰亂動盪,至今如此完整精美,讓他“非常震撼”。
  “故宫代表了我們的中華文明,建博物館就是要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文物,去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王勇説,“這不是普通任務,而是重要使命,必須建好,體現我們當代工匠精神,展現大國建造水平。”
  經過兩年半的建設,如今各項工程如期推進,建設過程中還獲得了包括工程、安全、環保等17項大奬。前不久,香港業内專家同行們進入主體大樓内部參觀,對項目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王勇和他的同事們都爲能參與這一重大工程而驕傲。在施工高峰期,工地上每天有超過千人參與建設,大多是香港本地員工。一位香港工友説,他小時候去過北京故宫,現在能在香港參與建設故宫,特别自豪。(陸敏、陳佩盈)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