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訊 10月31日,由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廣州地鐵十號綫最大車站——東湖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誌着該車站取得了階段性重大節點勝利,爲廣州地鐵十號綫四臺盾構和十二號綫兩臺盾構順利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廣州地鐵10號綫屬市區加密綫,東起天河區天河客運站,綫路全長約25千米,全部爲地下綫,共設19座車站,全部爲地下車站。
由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廣州地鐵十號綫東湖站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湖路的東山湖公園西側,與十二號綫東湖站同期施工建設,全面建成後,將與既有六號綫及十二號綫實現站内换乘。同時,該站還處於全綫承上啓下的核心位置,是全綫最大的車站。
東湖站采用叠綫布置(負二層爲十二號綫、負五層爲十號綫),車站爲地下五層明挖島式車站,全長199.8米。車站兩端共爲6臺盾構提供始發、2臺盾構提供接收條件,共設5個出入口,2個安全出入口,3組13個風亭。
自東湖站開工建設以來,項目部始終秉持“建品質工程、樹樣板工地”的理念,在施工生産的同時,持續抓好生態環保、信訪維穩等工作,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推進項目各項工作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
施工期間,項目部全面統籌部署、積極優化各工序施工方案,連續克服了該車站基坑超寬超深、土石方量大、抗拔樁施工難度大、市中心出土難度大等難點,最終提前30天完成車站主體39.3萬方土石方的開挖外運重大節點目標,創造了日出土3500方、月出土9.1萬方的紀録,爲東湖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創造了有利條件。
東湖站位於東山湖公園内,該公園地處廣州市越秀區核心區域,水域面積大,緊鄰廣東省委辦公區域,附近居民多,群衆關注度非常高。自2018年10月開始,在上級單位的通力協作幫助下,項目部積極開展對外溝通、協調等工作,克服重重困難,最終順利完成借地工作。
自2019年4月27日起,項目部在三個月内陸續完成了圍蔽施工、場地硬化、臨建搭建、公園管綫和市政管綫臨遷、交通疏解道建設移交等工作,爲項目高標準開工和後續施工有序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廣州地鐵十號綫東湖站爲三綫换乘五層車站,全長199.8米,標準段寬爲54.2米,最寬處60.7米,深度41.4米,基坑體量相當於4個標準地鐵車站,臨近既有六號綫施工,從圍護結構、抗拔樁施工到基坑開挖,安全和技術管控標準高、施工挑戰性大。
爲確保車站基坑開挖的穩定性、防水和環保要求,項目部多次研討比選,最終選定采用意大利進口的雙輪銑進行施工。面對地質復雜且樁的深度達50多米,爲確保施工高效、安全、快速,項目部多次組織專家進行研討,最後采用12米的鋼護筒的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塌孔、偏孔的施工難題。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既有六號綫及周邊建築物安全穩定監測數據始終在控制數值内,項目部實現了基坑開挖全過程的安全生産。
自上場以來,該項目部在十號綫總承包部組織的月度、季度安全和綜合考核中,多次名列前茅,並獲得2019年度、2020年度十號綫總承包部年度考核第一名。獲得廣州地鐵三/十號綫建設管理部2020年度廣州地鐵參建單位“優秀項目部”、十號綫總承包部2020年度“綜合管理先進單位”“安全質量管理先進單位”稱號。(喬家田、馬偉東、劉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