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TOD如何賦能城市未來?
深鐵集團主動融入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共創“最强都市圈”



   深圳訊 從單一城市發展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的融合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通。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發佈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顯示,將在香港北部建300平方公里都會區,並擬建多條跨境軌道鐵路,以加强與深圳的互聯互通。該消息一經發佈即刻引發熱議,有聲音認爲深港此次合作或成就“最强都市圈”。交通方面,目前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實際上,作爲與香港强强聯手的深圳,已在軌道交通建設上做足了準備。
  近日,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鐵集團)正式發佈深鐵TOD品牌,通過分享如何踐行TOD理念,不斷探索TOD未來城市發展的理想生活方式等内容,體現深鐵集團創新先行“軌道+物業”模式,持續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構建立體化、高效能、集約式的城市生態空間等内涵,詮釋了“扺達無限可能”的品牌核心理念,賦能城市未來。
  深鐵TOD品牌的發佈,也爲香港與深圳經濟發展高效交互提供了强力保障。如今,深鐵集團正主動融入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共創“最强都市圈”。
   【深圳首個專業TOD展廳開放】
  地鐵已經成爲深圳人公共交通出行的最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2020年的數據表明,深圳地鐵日均客流約585.36萬人次;其中10月份的全市公共交通客流量中,深鐵集團所轄綫路公交分擔率達51.6%,創下歷史新高。
  在地鐵出行中,深圳人更關注的是地鐵與其建築物的距離、與活動空間的關係,如:地鐵出口步行到公司需要多長時間,是否無縫連接等等。
  隨着城市的發展,在“大城市病”全球蔓延的當下,交通問題加重以及土地資源日益緊缺,讓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人們飽受困擾,爲了實現城市的可持續化發展,優化城市空間,一種以“公共交通”爲導向的開發模式TOD就應運而生了。
  TOD(全稱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泛指以火車站、地鐵站、汽車公交站、機場等交通樞紐爲中心,以400至800米(約5-10分鐘步行路程)爲半徑高密度開發,打造集居住、工作、購物、教育等功能爲一體的城市綜合體規劃。
  TOD發源並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美國,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解决大城市無限制蔓延、城市人口向郊區遷移、土地利用密度降低、城市密度趨向分散化,進而造成城市中心地區衰落、社區紐帶斷裂,以及能源和環境等方面一系列問題。
  縱觀國内外經典TOD項目案例,有日本東京著名的澀谷未來之光、二子玉川綜合體、六本木新城,英國倫敦的金絲雀碼頭、國王十字火車站,法國拉德芳斯,美國紐約的新世貿中心、富爾頓中心、高綫公園與舊金山的Transbay中轉站大樓,新加坡烏節路綜合體,香港的九龍站、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環球貿易廣場等。
  在深圳,這一模式也被應用於城市建設。深鐵集團作爲國内領先的TOD模式實踐者,經過二十餘年對“軌道+物業”模式的探索實踐,已經建立起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三鐵合一”的産業布局,和軌道建設、軌道運營、站城一體、資源經營“四位一體”的核心價值鏈,通過對軌道站點周邊土地和上蓋物業的高效開發,以其開發和經營收益反哺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成爲“軌道+物業”模式引領者、軌道城市締造者。
  而爲清晰展示TOD如何賦能城市發展,深鐵置業傾力打造的深圳首個TOD展廳——TOD未來生活館落子深鐵置業大厦(車公廟地鐵站D1口),日前已對公衆開放。
  該館全展區面積約800㎡,包含10大展項,對市民朋友起到科普作用,展示輸出解决困擾城市發展的TOD模式。未來,還可通過手機端實現綫上“雲遊”。
  其中,該展廳運用高科技手段打造的沉浸式體驗空間,成爲展廳一大亮點。
  位於展廳二樓的TOD3.0代表作深鐵前海國際樞紐中心項目静態模型,采用鋼絲吊裝方式立體展示建築整體,以達到全方位細節描寫,進一步體現TOD項目的未來科技感。
  此外,市民還可通過移動觸摸屏,對建築項目整體效果圖(虚擬建築剖面圖)進行X-ray展示,功能上特别設置車、人、環境等配音,營造真實的臨場感,生動呈現樞紐投入使用後的狀態。
  與此同時,展館還通過數字化呈現深圳地鐵品牌及業務形態,通過多維度宣傳形式闡述深鐵集團歷史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藍圖,更有全息投影介紹深鐵置業傾力打造的八大産品。
  值得關注的是,1:1復製深鐵TOD展廳版本的深鐵前海國際樞紐中心項目静態模型,近日也在2021年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亮相。其數字化互動體驗設計,獲得了衆多業内人士和市民朋友駐足體驗。
   【TOD深圳樣本:深鐵前海國際樞紐中心】
  實際上,深圳有多個已建成、規劃中的TOD項目。已投入使用的有塘朗城城市綜合體、深圳北站綜合交通樞紐等,建設中有深鐵前海國際樞紐中心、西麗綜合交通樞紐、深汕綜合交通樞紐、光明城綜合交通樞紐等。
  其中,深鐵前海國際樞紐中心位於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核心地帶,由深圳政府投資、深鐵集團建設,是第三代TOD(即站城一體)代表項目。樞紐及上蓋物業項目總用地面積20萬㎡,總建築面積約215萬㎡。
  項目充分體現“站城一體化開發”和構建國際化CBD的規劃設計理念。軌道、交通接駁設施、上蓋物業與周邊街坊進行一體、複合、多功能、高效集約的規劃設計,配合樞紐的建設,實現車站與周邊街區開發相結合的站城一體化開發建設,充分發揮樞紐的觸媒效應和集聚效應,構建以公共交通爲導向的國際化CBD新城區;項目將建成立足深圳前海,輻射珠三角、香港地區的集約型、立體化的24小時活力社區,以國際化的現代城市窗口形象,打造成前海片區地標和區域核心。
  總體來看,深鐵前海國際樞紐中心整合了軌道交通、深港過境口岸及公交、出租、社會車輛、旅遊巴士等交通接駁場站等多種功能,有效地集約利用了過境口岸、交通接駁場站等公共設施用地。同時,樞紐通過地下可直接連通市政道路的周邊建築,通過立體公共交通與高端城市綜合體無縫連接,將地面空間釋放並還給城市,實現用地的高度複合集約利用,更是以人爲本,融入了智慧樞紐、生態樞紐、文化樞紐等建造設計理念。
  未來,産城融合+軌道交通形成的第四代TOD模式,如西麗樞紐等綜合開發項目,將利用“三鐵融合”的優勢,整體項目戰略定位考慮對大灣區、深圳市核心區域城市發展和産業發展的承接作用,規劃以樞紐爲核心外延區域的産業主題、産業功能布局、産業亮點項目等内容;規劃與城市發展主題和産業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功能、業態組合以及亮點項目,並組局開發,助力建設軌道城市、軌道都市圈。
   【TOD引領未來美好城市生活】
  對於TOD未來發展趨勢,據西南交通大學TOD研究中心主任朱曉兵觀察,目前已由單一城市考慮至軌道上的都市圈、四網融合TOD(幹綫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他表示,近期幾大都市圈發展規劃出臺,除一如既往重視軌道交通外,更强調了都市圈中各個城市的功能定位與規劃協調。在此背景下,各城市發展必須慎重考慮來自連接其他城市的軌道交通之虹吸效應,在TOD規劃中予以應對。
  聯通即繁榮。香港在近期發佈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中强調深港兩地的軌道交通建設,包括修建連接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東鐵綫延伸到深圳羅湖,北環綫經過落馬洲河套區進入皇崗新口岸。
  目前,在跨境陸路交通方面,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未來,該規劃有望使深港兩地形成“最强都市圈”,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發揮强强聯手,將産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而作爲與香港强强聯手的深圳,也在軌道交通建設上做足了準備。深鐵集團表示,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的大背景下,將肩負策略發展的重要使命,通過地鐵軌道與北部都會區運輸系統的串聯,全力支持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建設,做好與北部都會區的高效接駁,實現城市間的互聯。
  如今,深鐵集團主動融入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助力“最强都市圈”。在城市交通上,深鐵集團用23年的時間,建成了411公里的地鐵綫網。未來,隨着特區“三鐵”建設全面鋪開,深鐵集團還將建設約2000公里的軌道交通,構建“内灣半小時、灣區一小時”交通網絡體系。
  與此同時,在北部都會區逐步建成的過程中,兩地的金融、科技創新、現代智造、物流航運、國際貿易、網絡經濟、都市圈消費等綜合功能也在逐步提昇,意味着精英人才的涌入和住房需求的提昇。深圳的城市發展已從空間擴張轉爲空間優化,深鐵置業作爲深鐵集團全資子公司,則肩負着軌道交通沿綫土地綜合開發、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的重大使命,通過TOD模式,深鐵置業爲深圳貢獻多個高端、便捷、環保的地鐵上蓋物業項目,如深鐵懿府、深鐵瑞城、深鐵瓏境和深鐵璟城等。
  深鐵置業始終秉承“厚德載運,深鐵爲民”的企業精神,不斷致力於提昇客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創新“軌道+物業”模式,踐行TOD發展理念,以“軌道城市締造者”的身份,擘畫時代藍圖。(馮少文)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