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广州南沙以粤港澳合作推动大湾区建设加速
  广州讯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南沙各景区游客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TIMETABLE创新创业主题分馆、2021大湾区文化艺术周等成为南沙新“打卡点”,在传统的大美南沙基础上,大湾区、粤港澳、青创等元素加持让南沙更具魅力。一个充满港澳元素的双创主题馆成热门打卡点,折射的是港澳青年加速融入大湾区,更凸显南沙发挥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优势,着力深化与港澳合作,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大湾区建设走深走实,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科大(广州)建设加速、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设立、TIMETABLE主题馆开馆……从一所大学到一个机构,再到一批青年,充分说明:大湾区有大未来,港澳有大优势,南沙有大机遇。肩负着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重要使命的南沙,正以粤港澳合作加码,推动大湾区建设加速。
  一所大学
  见证大湾区创新要素加速流动

  9月26日,一场总投资超万亿的签约活动在南沙举行。作为活动的一部分,位于庆盛枢纽区块西北角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当天迎来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港科大(广州)是穗港合作建设项目的示范性工程,自去年11月份开工建设到现在,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成为实现穗港两地标准衔接、践行“大湾区速度”的生动诠释。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港科大(广州)将为南沙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注入更多国际化的创新要素,辐射大湾区内城市群、驱动创新发展。
  港科大(广州)将采用“四大枢纽”的学术架构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硬科学”研究需要先进的实验室作为基础设施。在这方面,港科大(广州)为功能枢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港科大(广州)的校园正在建设当中,同样位于广州南沙的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已经建成了一个先进材料先期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开展波功能材料、光学材料、生物材料及薄膜等前期研究。
  作为广州科技创新轴的南极点,以港科大(广州)、南沙科学城等为基础的重大平台加速建设,推动了大湾区内的高端要素和科创资源的加速流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南沙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要素,纵深推进与港澳全面合作,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率先突破。
  10月21日,“2021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峰会”在南沙拉开帷幕。这也是继2020年全球IPv6测试中心广州实验室、广州南沙新区纯IPv6示范基地、澳科大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南沙分院成立以来,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在南沙的新一轮加码。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认为,南沙区叠加了多重政策优势,高科技、高端制造产业比较聚集,产业结构合理。“IPv6能够为未来的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跨境数据等新兴业态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他认为,随着更多产业平台在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运营,IPv6将进入千行百业,助力本地产业发展。
  南沙,正成为大湾区创新要素流通的一个重要中转平台。率先开展跨境科研资金使用,通过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向香港科技大学拨付香港分部2019年建设经费和港澳科研开放基金;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线上平台以科技创新券“全国通用通兑、即兑即付”为核心的改革举措获得国务院认可,助力港澳科技团队成果落地;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科技园公司计划在南沙建立香港科学园南沙孵化基地。
  一个机构
  见证三地制度规则加速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点,南沙作为粤港澳合作全面示范区,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融合发展,既是使命担当,更是发展机遇。
  2021年4月,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成立,采取接近香港行之有效的咨委会运作模式。首批聘任来自内地和香港政商学界的27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集聚两地智慧,推动粤港合作更加紧密。
  “成立咨委会非常有前瞻性,通过创新理念,能更快推动香港融入整个大湾区的发展。”香港事务律师、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副秘书长黄英豪表示,香港与南沙在进一步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可以进行协同发展,两地合作前景广阔。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岳毅介绍,咨委会根据委员专业背景和南沙建设发展需要,内设9个专业工作组,涉及粤港两地商贸合作、金融合作等方方面面。未来,咨委会计划推动两地在资本市场方面的合作,比如推荐南沙企业在香港上市、发绿色债等。
  成立近半年来,两地委员和专项工作组专家采用线上线下会议等形式,多次就两地合作开展交流。在咨委会的大力推动下,港式社区、内地首个非营利性港人子弟学校、香港科学园南沙孵化基地等重点项目纷纷落子,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进入快车道。10月11日,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服务中心举行启动仪式,16个香港工商界专业机构正式加入。这是内地首个实体化运作、同时服务内地和香港的专业平台。
  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常态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的重要性也愈发突显。规则机制的“软联通”,为南沙与香港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转搭起一条“高速公路”,深化两地在多领域的对接合作,真正构建起大湾区“一体化市场”。
  当下的南沙,正勠力同心,统筹发挥港澳独特优势、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全力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大做强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柳时强、黄舒旻)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