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數智轉型助力軌道交通建設加速
深圳全面構建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網絡
  深圳訊 深圳前海,穗莞深城際機場至前海段(下稱“穗莞深城際機前段”)項目建設正加速推進。這讓深圳市民對城際連通充滿期待:深大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綫等4條城際預計年内開工,深汕、深江鐵路預計年底前開工,贛深鐵路將於年底前開通運營。
  城市地面以下,17條地鐵綫路正加速建設,8號綫二期車站封頂,12號綫、14號綫、6號綫支綫實現“隧洞通”,高效的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助力創新要素加速流動。
  瞄準世界一流標準,深圳加快建設國家綜合鐵路樞紐、城際綫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截至去年底,深圳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411公里(不含有軌電車),總里程數居全國前五;今年深圳17條地鐵綫路在建,在建里程達235公里;未來5年,深圳進入城際鐵路建設高峰期,到2022年,深圳都市圈開工建設的城際鐵路項目將達10個。
  深圳全面構建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網絡,努力實現交通出行“内灣半小時、灣區一小時”。
  大灣區聯通:深圳進入城際鐵路建設高峰期
  深圳前海,穗莞深城際機前段項目現場,全球功率最大的雙動力潜孔鑽正在運轉。“它的鑽孔深度可超過50米,允許拉拔力高達100噸,將大幅提昇圍護結構施工速度。”項目負責人説。
  作爲大灣區城際軌道交通網廣深主軸的重要組成部分,穗莞深城際機前段始於已開通的穗深城際深圳機場站,終至前海站,未來將與已運營的穗深城際、琶洲支綫、佛莞等城際互聯互通,實現廣州、東莞、深圳西部地區、中心城區、以及沿綫重要片區的快速通達。同時,綫路在深圳市内將實現公交化運營,加速推動深圳形成1小時乃至半小時都市經濟圈。
  城際鐵路作爲城市對外聯繫的重要通道,不僅對大灣區交通互連互通具有重要意義,還對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未來5年,深圳將進入鐵路建設高峰期。國鐵方面,贛深鐵路計劃年内開通運營,深江鐵路計劃年底前全綫開工建設,深汕鐵路計劃年内全綫啓動建設;城際鐵路方面,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深惠城際大鵬支綫、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深惠城際前海至坪地段預計在年内啓動全綫建設。
  同時,深圳以城市發展爲導向,以打造站城一體標杆爲目標,規劃新建西麗、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推進深圳站、光明城站、坪山站改造提昇,推進前海樞紐昇級。
  “深圳將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網向周邊城市延伸,加快建設城際軌道交通綫網,更好地支撑深圳都市圈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説。
  智慧化探索:構建軌道交通“智慧大腦”
  不久前,地鐵5號綫西延綫建設迎來重大節點。歷時35天,上述綫路大劇院站主體二期蓋板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築。“項目建成後將助力羅湖城區發展與産業結構昇級,因此我們要搶抓施工黄金期。”項目負責人説。
  今年深圳17條地鐵綫路在建,在建里程達235公里。到2025年,深圳城市軌道交通通車里程將達640公里。
  深圳積極推動公共交通建設的技術創新。今年以來,深圳4個地鐵項目入圍全國(國際)競賽决賽,7個地鐵科研項目被列入深圳市工程建設領域科技計劃。“基於裝備創新與大數據分析的盾構自動化掘進技術”項目入圍第三届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决賽,“基於5G地鐵施工主動安全智慧管控”項目入圍第四届“綻放杯”5G應用大賽全國决賽。
  深圳聚焦交通創新標準制定,助推智慧城市建設。6月19日,“深圳市軌道交通工程全生命週期BIM技術應用綜合平臺”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公共交通科技創新競賽中獲得一等奬。
  9月30日起,《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表達及交付標準》SJG101-2021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SJG102-2021兩項標準昇級爲地方標準並正式生效實施。這是深圳在軌道交通領域首次發佈的BIM標準。據瞭解,BIM標準已在深圳市軌道交通在建的24個重大項目、近400個工點、240餘家參建單位中推行使用,爲數字資産提供基礎規範,全面支撑深圳的地鐵BIM應用。
  數智化轉型,助力軌道交通項目高質量建設。深圳地鐵以打造智慧城軌企業爲願景,推行“安全一張網”“建設一張圖”“運行一張表”“服務一條綫”“管理一塊屏”的數字化决策管控模式。
  今年底,深圳即將開通的20號綫是全國首條采用車車通信的運行綫路,爲縮短全自動運行建設週期、高效培訓多職能隊伍,深圳地鐵建立了全自動運行工程試驗中心,搭建一套基於雲架構的快速試驗測試設備,由核心實體測試設備、仿真系統、外場測試綫、真實的三節編組試驗列車四大部分組成,可以方便部署列車設備和系統具備五條綫路的試驗測試環境,開展車車通信技術和接口功能測試及場景驗证。後續,深圳將繼續圍遶着交通强國和大灣區發展戰略,持續開拓創新,爲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的數字化轉型,提高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質量、效率和品質,不斷探索智慧發展思路。(戴曉曉、李宇)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