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动态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湾区之声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委会可进一步精简程序
加快房屋建设速度
香港讯
10月12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会见媒体时表示,香港房屋委员会和房屋署过去四、五年兴建公营房屋约96500个,值得表扬和肯定。但房委会仍可检视内部程序,力求精简,令房屋落成时间可更为缩短。
林郑月娥指出,房委会和房屋署的建屋速度已属世界级,本届政府任内兴建公营房屋数量较上届政府多约三万个,增幅接近五成。
不过,目前逾15万一般申请户轮候出租公屋,平均轮候时间5.8年,情况令人忧心,仍须思考改善。林郑月娥表示,兴建公营房屋单位方面,房委会、房屋署应肩负重任。
林郑月娥认为,建屋的前期流程大为落后于形势。有别于兴建私人房屋,房委会楼宇获豁免于《建筑物条例》,无须向屋宇署先行提交图则,房委会可检视内部每一程序,致力精简。她说,由生地变成熟地,由建屋以至编配,每一环节均可检视。
林郑月娥说,政府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满足未来十年公营房屋需求,但其间供应并非平均,如能压缩建屋时间,便可将原订于下一个五年期的房屋供应提前编配予轮候家庭。
她指出,运输及房屋局、房委会和房署均同意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并以崭新采购模式建屋。其中,崭新采购模式无须由房署内部工程师或建筑师设计图则,改为交予承建商一并负责设计与建造。她说,政府很多建筑物工程均采用此模式,单在招标方面已可减省时间。
至于组装合成建筑法,林郑月娥说,香港大学的研究显示,与传统建筑法相比,此方式的施工时间上缩短30至50%,建筑成本上最少减10%,工地生产力提升100%至400%。
她提及自己从探访居住环境恶劣的家庭的经历所得,深刻感受到市民因居住环境改善而对未来和整个家庭再抱希望,这是公务人员的动力所在。
早前她接受访问,曾提到房委会如未能在三年内缩短公屋轮候时间,就应向轮候者交付现金津贴。林郑月娥澄清此事时表示,那只是一个想法,并非建议或政策。此外,她表示,某些媒体报道指行政长官诿过或惩罚房委会,此说法形容夸大,无谓制造社会矛盾。鉴于兴建公屋十分重要,她愿意与房委会成员交流。(郭政新)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