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珠海推動横琴開發建設
粤澳深度合作邁入新階段




   【殷殷囑托】
  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要加强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産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
  2018年10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珠海,視察横琴新區粤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横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爲澳門産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時不我待,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强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擲地有聲的話語激勵珠海幹部群衆勇當改革開放探路尖兵。
  珠海堅持以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横琴這篇文章、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爲引領,着力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向“大而强”“大而優”轉型跨越,奮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
   【推動粤澳深度合作邁入新階段】
  牢記開發建設横琴的初心,3年來,横琴不斷校準發展方向,全力爲澳門産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對澳門合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加强。截至今年8月底,横琴累計登記商事主體數量超過5.5萬家,註册資本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澳資企業超4500家,註册資本超1300億元,成爲内地澳資企業最集中的區域。
  新征程上,横琴開發建設翻開歷史新篇章。
  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佈;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揭牌,標誌着合作區進入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創業到横琴,成爲許多澳門青年的首選。”在横琴創業的澳門青年黄茵每天往返澳門與横琴兩地辦公,合作區的設立讓黄茵深切地感受到了這裏的熱情與活力,“隨着琴澳聯繫越來越緊密,横琴這片土地將給澳門年輕人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合作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後,新機構已進入高效運作軌道。聚光燈下,一個個“第一”相繼誕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綜合服務中心迎來首批申領營業執照的申請人,5家澳資企業誕生。澳門人盧德忠創辦的澳匯(廣東横琴)國際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成爲合作區管理機構揭牌後首個“出生”的企業。第一張施工許可证頒發、第一張外資商業保理牌照獲批……合作區展現出活力高效的新氣象。
  “横琴方案”發佈一個多月來,合作區新設企業逾520家,註册資本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其中,新設澳資企業近100家,註册資本達13億元人民幣。
  粤澳深度合作邁入新階段。“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是一個全新的設計和安排,是前所未有的,没有先例可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表示,將不斷優化完善管理體制,爲合作區、澳門、粤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提供示範,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動力,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醫藥産業集聚效應逐漸形成】
  走進分子態(珠海横琴)中醫藥健康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淡淡的中藥味撲鼻而來。這個坐落於粤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的新成員,已搭建起一條基於工業4.0標準架構的現代中藥無人生産綫。公司董事長周粤生表示,希望結合琴澳雙方資源優勢,携手推進中醫藥實現標準化、産業化、現代化發展,讓“澳門製造”現代中藥走向世界。
  “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是“横琴方案”明確提出的産業方向之一,中醫藥大健康産業也是澳門在横琴拓展産業路徑的主攻方向,粤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正是《粤澳合作框架協議》首個落地横琴的項目。
  粤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吕紅一直記得總書記來視察説的那番話:“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推進産學研一體化,推進中醫藥産業化、現代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如今,産業園吸引註册企業達210家,其中培育澳門企業50家,已逐漸形成中醫藥産業集聚效應。
  澳邦制藥是一家入駐園區孵化的澳門本土中成藥生産企業,其生産的蓮花萬應膏等品種外用藥,已完成在莫桑比剋的植物藥註册。“産業園一頭連着内地豐富人才資源,一頭打通産品走向全球的渠道,還配備了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和通過中國及歐盟認证的中試車間,爲企業發展提供高端公共研發平臺。”公司技術發展總監劉帝恒認爲,産業園發展前景廣闊。
  近年來,産業園進駐的生物醫藥企業,正在取得可觀的突破性成果。其中,麗凡達研製出首批mRNA新冠病毒疫苗標準樣品,已向國家相關部門申請開展臨床研究;愛姆斯坦研發的干細胞新藥獲得美國FDA臨床一期許可;盈科瑞(横琴)藥物研究院雙黄連霧化吸入製劑等新藥,正開展動物藥效學預實驗、安全性預實驗研究以及藥理研究,這些轉化成果正讓這裏成爲珠海生物制藥技術更新的策源地。
   【走出國産裝備“强心”路】
  走進格力電器生産車間,高度自動化的智能製造生産場景讓人印象深刻:集控中心大屏幕上,全産綫虚擬仿真實現從産品設計、生産計劃到製造執行的全流程數字化;生産綫上,工業機器人替代傳統人工高質量完成各項質檢工序;車間通道上,AGV導航車與智能電子倉實現智能調度、精準配送……
  2018年以來,格力電器堅持以自主創新的核心科技推動智能製造轉型昇級,帶動全産業鏈轉型發展,已面向市場實現客户定制化的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大型自動化生産綫解决方案。
  不僅面向消費端,格力聚力打造面向企業端的智能製造設備,覆蓋了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伺服機械手、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裝備等10多個領域的超百種規格産品。其中,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中的控制器、驅動器、伺服電機和减速機,格力通過技術攻關均實現自主研發和生産。
  格力電器的創新發展,是珠海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8月,歷時一年多完成二次修訂的《珠海經濟特區科技創新促進條例》正式開始實施,在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創多個“全國率先”,進一步展示了珠海破除科技創新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設創新發展先行區的决心。
  這座在20世紀90年代因“科技重奬”享譽全國的城市,再次發出科技創新强音,吸引激勵更多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
   【親歷者説】
  珠海横琴濠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龔元香:發揮粤澳優勢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粤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後,3年來,園區發生了哪些變化?
  龔元香:這三年,産業園變化很大。當時園區孵化器建成時間不長,硬件設施還不够完善,許多企業也剛剛開始入駐。之後,園區努力創造更好條件來幫助企業尤其是澳門企業的落地發展,現在園區的澳門企業數量已經有了數倍增長。
  記者:從産業園管理者,到園區企業代表,感覺目前創業和營商環境如何?
  龔元香:粤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在軟環境上有獨特優勢,比如對接外部資源和開展國際貿易服務等。這些優勢主要源於園區是《粤澳合作框架協議》首個落地項目,有澳門和廣東兩方面的支持。另外,澳門與葡語系國家之間長期形成的紐帶和淵源,也讓園區中醫藥産業走向國際化擁有先天優勢。
  記者:今後有什麽發展規劃?
  龔元香:作爲一家創業企業,我們將聚焦中醫藥乃至生物醫藥産業,用心提供技術支持,特别是爲醫藥企業創新研發提供支撑。隨着“横琴方案”的印發,發展中醫藥産業被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們將充分利用廣東資源優勢和澳門聯繫優勢,將中醫藥産品推廣到全球葡語系國家和地區,然後以點帶面輻射周邊市場。(梁涵、沈夢怡、吴志遠)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