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聚焦
第02版:香江特刊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湾区之声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港将确保持续土地供应
以满足市民房屋需求
香港讯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题为“齐心同行开创未来”的《施政报告》时表示:让市民安居,是我的房屋政策首要目标。
林郑月娥表示,要实现目标,“我们需要的不是因时制宜的短期招数,而是持之以恒供应土地的决心;我们需要的是不会因经济短期波动或物业价格升跌而动摇政策的勇气。”她说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在未来十年(即至2031至32年度)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足以满足该十年期预计的30.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需求。
她指出,30多万个单位可能只有三分一在首五年落成。为加快建屋程序,香港房屋委员会和香港房屋协会将会更广泛使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和其他崭新建筑科技。房委会亦会在合适的项目采用新的采购模式,与承建商合作优化整个建造工作的流程。
此外,林郑月娥说她已要求发展局与运输及房屋局就后五年期每幅公营房屋土地提交季度报告,她说:“如土地交付时间或建屋进度未如理想,我会亲自作出指示。”
此外,西环邨及马头围邨原址重建有潜力供应更多单位,会邀请房委会研究重建这两个旧屋邨。大坑西邨重建计划已获有条件批准,重建后可提供超过3300个单位,较现时增加一倍多,当中包括1300个供重置现有租户的单位,以及2000个由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发展的“港人首次置业”单位。
为纾缓未能“上楼”家庭的境况,现届政府推出过渡性房屋。林郑月娥说运房局已觅得足够土地提供原先承诺目标的1.5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她建议将整体供应在未来几年增至2万个,并将相关资助额增至116亿元。
私营房屋方面,林郑月娥说政府争取未来十年准备好约170公顷土地,透过卖地或铁路物业招标,提供可兴建约10万个单位的用地,数字并未计及市建局项目和其他私人土地发展项目。她表示:“加上政府决心进一步精简土地发展的程序,我们有信心私营房屋土地供应可维持稳定。”
林郑月娥说为确保十年后有持续土地供应,政府正积极推进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个发展区的相关研究。发展局会审视涉及约220公顷的龙鼓滩填海和约220公顷的屯门西地区规划。
此外,林郑月娥说超过一半棕地已纳入多个发展项目内,而过去两年政府已收回90公顷新界土地作发展,并预计政府未来几年收回的土地将高达700公顷。“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将释放新界私人土地的发展潜力,供以公营房屋为主的发展。发展局正处理三宗申请,涉及23公顷私人土地和拟议的17850个单位,七成是公营房屋。
另一方面,林郑月娥说多项搬迁政府设施往岩洞的项目正在进行,可由2027年起陆续腾出超过40公顷土地作房屋和其他用途。持续推进的大型项目及策划中的项目可望于中、长期提供约40万至50万个公、私营房屋单位;加上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中可供兴建16.5万至18.6万个房屋单位的新开拓土地,2031至32年后的十至十五年内房屋供应可高达56.5万至68.6万个单位。
林郑月娥表示,估计香港由2019至2048年的土地短缺约为3千公顷。通过成功推动各项新发展区及填海项目,以及推展北部都会区,我们有信心会在中长期找到所欠缺的土地。林郑月娥亦提出数项措施加快土地供应,包括由规划署进一步检视“绿化地带”的发展潜力。此外,民政事务局局长将与新界乡议局成立工作小组,讨论修订《新界条例》,以释放新界祖堂地供发展。
林郑月娥说:“我同意可考虑修订《新界条例》,在尊重祖堂传统和保障祖堂成员合理权益的前提下,务实地处理目前祖堂地难以发展的困局。”(林雨润)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