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香港規劃新界北藍圖
香港未來20年城建最活躍地區


   香港訊 10月6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新界北部的藍圖,根據藍圖,新界北部將成爲可容納250萬人居住的新都會。
  林鄭月娥今天上午在立法會宣讀上任以來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外界此前預料,解决土地房屋問題將是報告的重點。
  林鄭月娥在報告中提出,擬把香港北部建設成宜居、宜業、宜游的都會區,並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産業發展的土地。
  林鄭月娥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該區擁有七個跨境陸路口岸,是香港境内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聯繫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
  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占地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並有六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
  港府今日會公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詳細介紹都會區的規劃背景、總體原則、目標和行動綱領,讓社會各界討論并發表意見。
  林鄭月娥説,這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政府編制,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綫的策略和綱領。
  目前在北部都會區内的多個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預計可提供約35萬個住宅單位,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萬5000個至92萬6000個,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都會區内的職位數目將由現在的11萬6000個,增加至65萬個,包括15萬與創科産業相關的職位。
  另外,北部都會區的整合和擴容工作,會由以鐵路爲運輸系統主要骨幹所帶動。《發展策略》中提出的鐵路項目包括五條新鐵路,當中會接駁到深圳前海、新皇崗口岸及羅湖新口岸。
  林鄭月娥還提倡“雙城三圈”,“雙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由西至東分别是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有利港深政府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
  爲實現上述規劃,林鄭月娥指出,下届政府或將設立副司長職位,負責領導包括“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區域發展。
  林鄭月娥説,要有效落實《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設北部都會區,特區政府須提昇高層督導,强化跨局跨部門協作,制訂成效指標方便監察,並與深圳市政府緊密聯繫,共同推進相關項目。(LindaWong)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