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全力支持兩個合作區建設,携手港澳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2021年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成功舉行





   廣州訊 9月24日,由廣東省商務廳、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貿促會、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貿促會承辦的2021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主題論壇(簡稱“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包括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亞太貿易協定工商會執行主席王燕國等重要嘉賓以綫上、綫下方式出席論壇並致辭。“一帶一路”沿綫烏拉圭、格魯吉亞等多個國家駐華大使與會。
  本届論壇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爲主題,采用“1+5+4”的模式,即1場主題大會、5場平行分論壇、4場配套活動。貫徹其中的主綫是全力服務支持横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携手港澳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以更高水平開放爲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强大動力。
  平行論壇包括“一帶一路”院士論壇、“健康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一帶一路”區域合作論壇、“海上絲綢之路”新會展經濟發展論壇、開放合作30人論壇,分别圍遶“科技創新傳播智慧中國聲音”“後疫情時代的數字健康趨勢和健康責任”“亞太區域合作的機遇和挑戰”“‘雙循環’格局下的新會展經濟發展業態”“全球價值鏈重構與‘一帶一路’開放合作”等議題展開研討。
   【突出科技創新,助力構建自主可控全産業鏈】
  作爲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的品牌活動,2021院士論壇邀請了蘇國輝院士、方濱興院士、鄧文中院士、劉焕彬院士、葉思宇院士等多位院士,從“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新藥研發前景”“雙碳背景下氫能産業創新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等角度解讀科技和媒體前沿趨勢。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鄧文中在論壇上談及了創新對於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他表示,科研是把財富轉變爲知識,而創業是把技術轉變爲財富,而創新正是知識和技術的轉化之間的橋梁。此外,鄧文中院士還分享了我國造橋的自主創新故事,再次强調了創新對於“大國”轉變爲“强國”的重要意義。
   【突出抗疫合作,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爲進一步深化國際公共衛生合作,本届平行論壇“健康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邀請了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原國家衛生部原副部長張鳳樓、國醫大師張大寧、2013年諾貝爾化學奬得主邁克爾·萊維特等中外專家學者,圍遶“健康責任與數字健康絲綢之路”展開探討。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表示,中國在疫情攻堅戰中承擔了重要責任。他稱贊中國爲世界各國提供疫苗之舉,表示中國爲世界經濟復蘇做出巨大貢獻,在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作用。
  2013年諾貝爾化學奬得主邁克爾·萊維特表示,數字健康即是使用智能手機來監測人體的生命指標。利用人工智能和網絡技術,手機能够成爲每個人的“私人醫生”。
  據悉,論壇現場還舉辦絲綢之路數字健康産業創新專業委員會啓動儀式,加速共建數字健康絲綢之路,爲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突出精準對接,助力構建“一帶一路”産業生態】
  平行論壇“一帶一路”區域合作邀請了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裏思、亞太貿易協定工商會執行主席王燕國等嘉賓進行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共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機遇與挑戰,展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前景,暢想絲路和亞洲未來發展新藍圖。
  費爾南多.盧格裏思强調了烏拉圭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支持,並期望推進與中國在科技、文化、教育和體育等領域的全面合作。
  王燕國從合作成果顯著、更加注重民生、突出區域合作三個方面概括了“一帶一路”區域合作的特點,他認爲企業應審時度勢、趨利避害,政府該創造條件、營造環境,商會應走到臺前發揮作用。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用“逆勢增長”“突圍前行”兩個關鍵詞概括了疫情期間“一帶一路”的發展情况。他表示,“一帶一路”在合作國家、基礎設施、貿易投資、人民幣國際化、疫苗互助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進入後疫情時代,促進社會經濟的全方位復蘇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也是新時代的重要特徵。
  據瞭解,爲搭建“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和地區産業合作對接平臺,本届主題論壇還首次引進中外商務推介配套活動,積極促進廣東、廣州與馬來西亞、格魯吉亞等雙向貿易投資往來。
   【深化粤港澳合作,助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9月5日、6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相繼出臺。珠海横琴和深圳前海,將從珠江口東西兩岸爲粤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全新動力,深化與澳門香港的合作,創造全新的發展機遇。
  由中山大學作爲執行單位的開放合作30人論壇,齊聚多位專家學者,就如何把《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如何充分發揮横琴、前海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範作用建言獻策。
  爲助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放合作30人論壇以“全球價值鏈重構與‘一帶一路’開放合作”爲切入點以主題演講方式和圓桌會議形式,就疫情衝擊下全球産業鏈供應鏈變化趨勢、推動産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深化“一帶一路”開放合作、完善後疫情時期全球價值鏈規則體系、促進RCEP區域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價值鏈網絡等議題進行探討,多角度全方位尋求後疫情時期推動“一帶一路”包容性構建全球價值鏈的中國方案。
  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曾智華在演講中提到,當前全球價值鏈面臨區域化或是地區化的趨勢,保護主義政策和經濟可持續壓力的危機加强全球價值鏈重構的趨勢。目前,各國愈加重視安全因素在全球生産製造布局中的重要性,歐美發達國家加快推動製造業産業供應鏈回流本國,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明顯鬆動,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撕裂和脱鈎。針對這些現實挑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更爲重要。疫情進一步顯示了錯綜復雜的依存關係,復雜挑戰需要全球的合作、協調,中國應該主動順應這一趨勢,抓住區域對全球價值鏈的重構,重新發揮重要的作用。
   【突出綫上綫下融合,助力構建會展新業態新模式】
  本届論壇平行分論壇之一“海上絲綢之路”新會展經濟發展論壇以“科技創新跨境賦能”爲主題,針對會展業面臨的難題,從互聯網、雙循環、跨境電商、綫上綫下結合等方式給會展業帶來的新機遇。中國貿促會原副會長,國家會展局原中國首席代表王錦珍,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意大利羅馬展覽CEO皮埃特羅先生等會展業領軍人物受邀發表主題演講。
  王錦珍表示,隨着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智能産業的發展,數字經濟爲會展業帶來了新的動力和機遇,綫上綫下展會融合發展成爲新時期會展業的特色。
  論壇現場同時舉辦簽約儀式,世展和新展聯合展覽(廣州)有限公司與意大利羅馬展覽集團進行“雲簽約”、廣東會展組展企業協會與廣東省跨境電商協會現場合作簽約。
  論壇活動當天,本届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配套活動——“廣東省境外經貿合作區高質量發展論壇暨支持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金融服務措施發佈會”同期召開。會上首發廣東省商務廳《支持廣東省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金融服務措施》,成功爲廣東省境外經貿合作區企業和金融機構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平臺。
  據介紹,《支持廣東省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金融服務措施》的發佈,旨在不斷完善境外合作區的政策支撑體系,助力緩解合作區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困境。(李健鵬)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