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應對環境挑戰 香港多項創新舉措見實效

   香港訊 9月26日,香港環境局局長黄錦星表示,提昇生活環境質素,需要與時並進,包括活用科技及協同創新。近年來,香港政府部門堅持環保創新工作,涵蓋可再生能源、節能緑建、空氣質素、轉廢爲能、生態保育、净化水域等環保範疇,加强應對氣候變化、提昇空氣質素、减廢回收、保護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等。環境保護署這兩年開展了兩項新行動,均屬領先創新的嘗試,以應對區域和本地環境的特殊挑戰:
   【飛行服務隊助監測空中VOC】
  香港環保署與香港科技大學及政府飛行服務隊合作,藉助直昇機在上空實時空氣監測,並可凌空進行空氣污染物採樣,確認當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成分,以配合區域臭氧問題的研究,好讓整體空氣質素進一步提昇。
   【聲學相機助捕捉工商業噪音】
  在本港高樓大厦密集及商住混合的城市環境,工商處所噪音往往多源雜處,香港環保署活用聲學相機,可協助快速測出源自工商處所噪音的位置及水平,隨之可更有效地對症下藥,好讓鄰近居民耳根更清静。
  近年,香港整體的空氣質素已明顯改善,與高峰期相比,大氣中各種主要空氣污染物濃度已降了約40至80%。2021年年中,政府推出《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以進一步提昇空氣質素,當中,會善用創新科技和協同效應,以及與大灣區内各城市更緊密合作,令香港的空氣質素可媲美東京、巴黎等國際大都會。藍圖指出重點挑戰之一是管理臭氧水平。臭氧的挑戰甚具復雜性。總的來説,需要就影響本地的光化學反應作更深入研究,找出區域内形成臭氧的主要化合物及其來源,纔可對症下藥。針對此區域臭氧問題,粤港澳三地政府剛開展了爲期三年的《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
  當中,香港的一項研究創舉,是環保署與香港科技大學和政府飛行服務隊的合作,在香港上空進行空氣監測;并且,可於高污染日子飛過污染物氣團,作監測及採樣工作。
  香港期望積極進取的科學管理及區域協同,有助香港早日達致藍圖所訂“健康宜居、低碳轉型、比肩國際”的願景。通過善用創科與協作,可加强多方面的環境保護,例如加快調查工商業噪音投訴個案。爲應對氣候變化,香港力争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更需要創新同行。(LindaWong)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