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全國首座鋼斜拉橋换索完成
確保年底全橋通車





   東營訊 8月16日,由中鐵十四局三公司承建的勝利黄河大橋維修改造工程换索完成,力争年底全橋通車。
  勝利黄河大橋全長約2.8公里,分爲主橋和南北引橋,於1987年10月1日建成,是當時亞洲主橋跨度最長的鋼斜拉式大橋。大橋主橋爲雙塔五孔連續鋼斜拉橋,全長682米,拉索布置爲雙索面扇形多索體系,全橋斜拉索共有88根,索距12米,除離塔最遠處拉索爲兩根外,其餘爲單根索,每4根爲一組,共20組,南北兩座主塔各10組。隨着使用時間的延長,勝利黄河大橋的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經全面檢測,主橋評定爲四類橋,引橋評定爲五類危橋。
  爲適應周邊地區的健康發展,打造黄河下游生態共同體要求,切實改善和消除交通運輸安全隱患,2020年11月由中鐵十四局集團三公司中標對大橋進行維修改造。
  “勝利黄河大橋維修改造核心在主橋,而主橋相關工程中,换索是最關鍵的點之一。”項目負責人介紹,勝利黄河大橋目前已服役33年,經檢測索力與原設計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偏差,其中變化最大的約相當於100頭400斤重的黄牛重量。
  大橋所在地東營市墾利區地處温帶季風氣候區,瀕臨渤海,夏季氣温高、濕度大,降水集中,高温高濕高鹽的氣候環境對橋梁鋼結構損傷極大;主梁主要受力構件鋼箱底板、節點及次要受力構件橋面板銹蝕嚴重,橋面板局部開焊,受力較差。
  復雜的氣候環境、極差的橋梁整體狀况和緊迫的工期對斜拉索更换施工提出了極大挑戰。
  爲確保换索成功,項目部邀請國内外知名專家共同“把脈會診”。最終確定了斜拉索的更换采用同個橋塔四個索面同一編號斜拉索同時更换的施工方案,主要涉及舊索放張、舊索拆除、新索安裝、新索張拉、索力調整五個步驟。
  新索采用標準抗拉强度爲1860Mpa的高强平行鋼絲索,鋼絲强度性能優异。張拉時爲保证4根拉索索力的同步性,根據監控指令共分爲5級,對每級進行細化控制分級,單塔配備4套放張及張拉系統,同一層索號4根拉索同步、分級、對稱放張及張拉。
  换索選定經驗豐富的監控檢測單位配合斜拉索更换施工,拉索張拉及放張前後使用頻率法及無綫頻率測量設備對拉索索力進行監測,换索過程中使用北鬥導航定位系統(BDS)和撓度應力自動化監測系統對塔頂位移、主梁撓度和主梁應力進行全天候不間斷實時監控,動態掌握橋梁各項參數的變化規律,及時反饋隱藏的影響橋梁結構安全的隱患,確保精細化施工。
  爲滿足現場施工,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還結合大橋原有結構,獨立設計改造了塔頂吊裝支架系統、施工掛籃平臺、循環鋼絲繩掛索系統等,極大地提高了换索的施工效率和安全係數,系統總結出一套適用於黄河下游施工條件的橋梁换索工藝功法。該項目負責人説,作爲全國首座鋼斜拉橋,勝利黄河大橋對當地經濟發展、黄河兩岸往來等作出了巨大貢獻,維修改造完成後,將重新焕發“青春”,有效緩解跨黄河交通壓力大的現狀,繼續發揮北連京津地區與東營港以及油田大部分油區,南連油田基地、濟青高速公路及膠東地區的重要交通干道作用,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徐汝燕、吴戰平)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