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京新高速公路全綫建成通車
繫世界最長沙漠高速公路


   北京訊 6月30日,隨着中國鐵建投資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的(北)京新(疆)高速(G7)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壘段公路項目建成通車,標誌着途經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肅、新疆六省份、總長約2800公里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綫建成通車。中國鐵建黨委常委、副總裁李寧出席通車儀式。
  京新(疆)高速(G7)梧桐大泉至木壘段全長515公里,途徑哈密市伊州區、伊吾縣、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昌吉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等縣市。作爲第二條全天候高速公路進出疆大通道,京新高速(G7)梧桐大泉至木壘段項目通車後,從烏魯木齊通往北京的行車距離與經行G30連霍高速公路相比,縮短1300多公里。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者研發了積雪平臺和雪情監測站,極大加强了雪量監測預警;通過加入SBR改性劑,改善了西北地區高速公路建設常見的路面開裂通病;在總長近200公里的戈壁荒漠路段,通過合理降低路基高度、放緩邊坡等减少沙粒沉落,有效防止因路面損壞造成的安全事故。
  在設計選綫上,京新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壘段兼顧生態環保和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兩大原則。該項目穿越巴裏坤縣路段爲避免破壞縣城一級水源地、萬畝生態林和東天山生態保護區亞區,繞行6公里;鏡兒泉收費站、紅山收費站等站點設計充分考慮沿綫産業經濟發展情况,通車後極大地便利了當地銅礦資源和農畜産品外運。京新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壘段的開通,也結束了伊吾縣、巴裏坤縣兩地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京新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壘段沿綫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馬鹿、雪豹、蒙古野驢等百餘種。建設者在野生動物活動頻繁路段設計了六十餘處動物通道。兩處下穿紅淖三鐵路的通道爲膽小謹慎的蒙古野驢專項設計。設計上采用國内首創的紅淖三鐵路橋鐵路在上,動物居中遷徙,高速公路框架涵在下通行的三層立體交叉通道,既滿足公路鐵路日常運營,又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京新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壘段項目爲新疆首個高速公路PPP項目,中國鐵建聯合體爲項目建設提供“一攬子”服務方案,鐵一院負責項目總體設計,中鐵十二局集團、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中鐵十五局集團、中鐵十六局集團、中鐵十七局集團、中鐵十八局集團、中鐵十九局集團、中鐵二十一局集團、中鐵二十二局集團、中鐵二十三局集團、中鐵二十四局集團、中鐵二十五局集團、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等單位參與項目施工,鐵建高速組建專業化運營團隊負責項目運維管理。
  京新高速的全綫通車,搆築起從祖國北部進入新疆的最快捷大通道,開闢了新疆霍爾果斯口岸至天津港的北部沿邊最快捷出海通道,打造了天津港至荷蘭鹿特丹港最爲快捷的亞歐大陸橋,對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重要意義。(張乃川 王登學)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