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訊 6月26日,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作爲北京賽區運動員及隨行官員居住生活的北京冬奥村居住區全面完工,並已交付北京冬奥組委使用。
據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黄暉介紹,北京冬奥村分爲居住區和運行區兩部分。賽時,居住區將爲各國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住宿、餐飲、醫療等保障服務,可提供2338個床位。賽後,將很快轉换爲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人才配租。運行區主要爲代表團提供註册、辦公、安保、禮賓等服務。運行區於2020年12月開工,2021年5月31日完工並交付北京冬奥組委,此次居住區的交付,標誌着冬奥村全面進入奥運時間。
北投集團北京冬奥村項目負責人屈晨介紹,北京冬奥村秉承緑色辦奥理念,在設計上引入了“健康建築”WELL金級認证標準,成爲當前住宅建築領域的新標杆。爲運動員營造了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打造了冬奥健康家園。北京冬奥村采用多級水質净化裝置,過濾微生物及餘氯,高效去除水中微生物、農殘、重金屬等,爲居住者提供乾净的生活用水和直飲水。在建材的選用上,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選擇健康的建築材料以及裝修裝飾材料,打造安全健康的人居環境。
同時,通過建立多維度的降噪系統,保持室内静謐的居住環境。衛生間采用了同層排水系統,杜絶了多層排水所産生的噪聲,也防止了病菌的傳播,保证賽時運動員能够有良好的休憩環境。同時,賽後應用中,將選取8棟住宅樓,在其屋頂打造共計4620平方米的屋頂農場,打造可食用蔬菜及花園空間,並提供園藝耕種的工具,讓居住者直接參與農場的種植,將農業生産、生態緑化和城市建築有機結合在一起。
冬奥村還竭力打造會呼吸的居所,每個居室建立了獨立新風系統,在室外建立小型氣象站,對PM2.5、PM10、温度及相對濕度等參數進行測量。每個房間内建立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在每户住宅主要功能區域及樓内公共區域安裝PM2.5、二氧化碳、甲醛等監測傳感器,新風系統可以根據監測數據自動調整新風量,保证室内空氣品質。在滿足建築功能、緑色建築的基礎上,着力提昇建築的健康性能,爲居住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環境和設施。
【綜合診所建築項目成爲北京冬奥會最節能建築】 北京冬奥村踐行緑色辦奥理念,竭力打造低碳建築。其居住區在按照健康建築進行設計建造的同時,全部通過緑色建築三星級認证,還選取能耗較高的綜合診所,按照德國被動房建築標準及我國超低能耗建築標準進行建造,幾乎涵蓋了當前所有的最節能建築標準,成爲冬奥會“最節能建築”。
據北京市住宅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醫療用房因醫療設備耗電量高,以及部分房間爲防止交叉感染,只能單獨排風,不能進行熱回收,具有高能耗特性,很少選取醫療建築作爲超低能耗建築。北京冬奥村爲展示北京2022年冬奥會在節能减排和低碳環保方面的决心,選取綜合診所作爲超低能耗示範項目,同時也希望通過一届奥運會的舉辦,能帶動當地建築技術的飛躍發展。
據瞭解,該建築通過合理的朝向、保温隔熱以及節能散熱系統和自然通風等,讓房屋内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都可以達到舒適的温度和濕度要求,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提昇宜居體驗。其采用的新型真空絶熱板保温材料,在保证房屋内冬暖夏凉的同時,還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通過這種節能設計,整個建築節能比率可達82%,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2.4噸,實現人、建築與環境的友好共生。
【無障礙細節盡顯東道主關愛】 北京冬奥村處處體現對殘障運動員的關愛。賽時運動員在村内無障礙通行至各功能服務區域,室外園區三個出入口,均爲無障礙出入口,園區導覽圖中註明無障礙遊覽路綫。環形無障礙路徑連接到每棟住宅樓,所有道路均不設置臺階,而且地面不采用嵌草磚、小料石等不便於輪椅通行的材料。
室内傢具的位置均方便乘輪椅的運動員使用;扶手、開關等高度和樣式方便一個手指操作而無需抓握。
無障礙智慧服務平臺的開發建設,讓殘奥運動員可通過手機App進行村内無障礙路綫導航,查看無障礙設施使用狀况並進行預約。客房内,還可通過手機App或智能控制面板實現對燈具、空調、窗簾的控制。(何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