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訊 6月5日,本報記者從香港路政署瞭解到:香港爲解决香港九龍中部東西行的交通擠塞情况,於2017年底動工興建中九龍幹綫。此項工程目前進行得如火如荼,但現在正處於工程最具挑戰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清拆油麻地停車場大厦。
隨着油麻地停車場大厦自3月底開始拆卸。這個停車場爲人津津樂道的獨有景象——“汽車捐山窿”,也將會成爲香港市民的回憶。
【奇特景觀要追溯至1972年】 “汽車捐山窿”這個景象的由來要追溯至1972年,當時政府决定擴建油麻地停車場大厦,於原有大樓(即現在的北面大樓)加建兩層及建造新的南面大樓,與此同時亦需要興建加士居道天橋。不過,由於當時加士居道天橋的走綫設計受油麻地停車場大厦和附近私人物業限制,要解决兩個項目共同推展的挑戰,路政署和建築署便想出在油麻地停車場大厦南面大樓三樓和四樓騰出部分空間,用作道路連接加士居道天橋南北兩段,因而出現一幢有行車天橋貫穿的大厦。時至今日,在規劃中九龍幹綫時,路政署再次面對走綫受油麻地停車場大厦、附近私人物業和社區設施限制的挑戰。
最終,現時的走綫無需收回或遷拆任何私人物業,而受工程影響的油麻地分科診所(新翼)(包括母嬰健康院和美沙酮診所)、玉器小販市場及油麻地公共圖書館已原區重置,並開放予市民使用。同時,在1923年落成並已列爲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前油麻地警署亦會原址保留。
【在鬧市中進行工程的挑戰】 中九龍幹綫包括甘肅街地底一段長約400米的隧道,挖掘工作會影響一段加士居道天橋的地基,因此須拆卸油麻地停車場大厦,以重置該段加士居道天橋。加士居道天橋的交通絡繹不絶,平均每日有五萬多架次的車輛駛過。爲了减少對市民造成不便,油麻地停車場大厦拆卸期間,加士居道天橋會維持開放行車。這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爲確保拆卸停車場大厦時不會影響到加士居道天橋的結構及行車安全,工程團隊在大厦内安裝臨時支撑,在天橋進出大厦的上方加設鋼制保護檐篷,並在大厦外墻設置棚架、防護網、防護栅等保護設施。爲騰出空間興建一段新天橋接駁至現有的加士居道天橋,工程團隊會先拆卸停車場大厦7至12樓及北面大樓(靠近街市街)。在現有交通改道至新天橋後,第二階段拆卸工作隨即展開,包括拆卸餘下的停車場大厦南面大樓(靠近甘肅街)和長約300米的一段現有加士居道天橋,以及完成加士居道天橋的拆卸和重置工作。由於附近高樓林立,地底又布滿地下公共設施管綫(如水管、電纜等),建造空間非常狹窄。在施工期間,加士居道天橋、甘肅街、廟街、上海街一帶路面將如常開放,工程難度極具挑戰。爲提昇工程效率和施工安全及準繩度,路政署采用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技術,在電腦虚擬環境中模擬整個拆卸流程,提早瞭解龢熟習過程中可能面對的挑戰。
【中九龍幹綫的落成會爲香港帶來更多機遇】 要在鬧市中進行大型拆卸及設施重置工程,同時在地底建造隧道,并且盡量不影響油麻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維持原有的社區生活配套,對工程團隊來説是個極爲艱巨的任務。然而,展望將來,中九龍幹綫的落成會爲香港帶來更多機遇,除了可解决九龍中部現有東西行道路經常出現交通擠塞情况之外,還可以聯繫各區,建立更完善的交通網絡,配合香港的發展,工程團隊迎難而上,全力以赴。
據悉,中九龍幹綫連接油麻地和啓德,預計2025年通車,届時可節省25分鐘行車時間。另外,中九龍幹綫連同T2主幹路和藍田隧道組成六號幹綫,連接西九龍和將軍澳,預計於2026年全面開通,届時由油麻地交匯處前往將軍澳市中心只需約12分鐘,較現時大幅節省接近一小時,爲市民帶來方便和快捷的出行體驗。(王焕 林雨潤 江燕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