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訊 5G、AI、移動支付、工業互聯網,一個個高頻詞彚傳遞着“數字”熱度;數字化生活絢爛多姿,數字化轉型浪潮汹涌,數字化發展前景廣闊,一個個應用場景跳躍着“數字”力量。
透過第四届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觀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社會亮點紛呈,一個日新月异的數字中國正加速向我們走來。
【智慧生活“數字”當先】 4月25日,第四届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也拉開帷幕,“國家隊”、業界龍頭企業争相在臺前展示數字化轉型的最新成果。
“數字福建館”虚擬現實展區内人頭攢動,在網龍公司“AR課堂”展櫃,記者戴上頭顯設備,視綫中出現三坊七巷街區俯瞰立體畫面,伸出手掌,一位少年影像立即生成,隨着手掌擺動,只要視綫在場景中停留三秒,就可以觸發學習咏春拳、放孔明燈等任務。
“吞服膠囊,檢查開始。”在數字醫療展臺,觀展者張女士將一個小小的膠囊喝水吞下,進入檢查車内平躺。
一場交織着“5G+AI+磁控”技術的“空間摺叠”好戲開始上演:20分鐘左右,張女士的胃鏡做完了,胃鏡照片數據經過AI篩選處理,通過5G網絡傳輸給距離現場20公裏外的醫院專家進行檢查和診斷。
“打電話,或App上預約一下,載有智能胃鏡的檢查車就會開到小區家門口。”安翰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戰略部總監張媛告訴記者,目前該項目已在全國範圍開始推廣,僅北京地區已有接近1000臺檢查車。
多模塊機器人、載人無人機、自動輔助駕駛、多用途智能物流車……以往人們遥不可及的夢想,藉助數字化浪潮來到現實世界,數字中國建設的豐碩成果,正成爲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
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説:“數字中國建設不僅能够創造經濟價值,還能激發社會價值,讓每個人分享數字技術紅利,實現科技向善的追求。”
【數字化轉型成爲高質量發展“必選項”】 展區裏一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創新應用”智能大屏前,不少廠商正在與技術提供方洽談合作,屏幕上以圖表形式展示“當日産量”“設備生産情况”“設備監控”等數據。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是長樂區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入駐平臺的企業部署生産管理、孿生、倉儲等系統,可精確記録生産、入庫、下單等數據,管理人員可以從手機終端實時掌握車間運行動態。
作爲福州市工業重鎮,長樂區打造4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近200家企業,以智能化管理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
數字化不僅服務實體經濟,更是新經濟的代表。“進入數字化社會,數字經濟將成爲經濟發展‘主形態’,數據就變成了生産要素。”奇安信公司董事長齊向東説。
“我國是第一大數據資源國,數據、技術等新要素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生産力躍昇的潜能巨大。”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表示,以數據爲代表的新要素是數字化轉型的新生動力,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據規模占全球比重將超過四分之一,人工智能相關核心産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
數字化轉型催生更多新業態出現,涵蓋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的各類應用場景,“不見面審批”“無接觸式配送”“跨時空教學”等綫上工作、生活、學習方式快速普及,爲人們創造高品質生活。
數字浪潮澎湃,數字化轉型成爲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項”。
【機遇和挑戰并存,數字中國破浪前行】 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昇至第14位,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7.8%,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全球排名上昇至45位……《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中一系列亮眼數據,標注着數字中國建設穩步前進的刻度。
錨定“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目標,數字中國建設面臨多重挑戰。
正視問題,自主創新,激發潜能,補齊短板。峰會期間,網絡安全和數字關鍵技術創新領域話題,持續引發討論。
“販賣數據、黑客攻擊等給數據安全造成巨大衝擊。”齊向東表示,數據安全是數字經濟的壓艙石,數據保護的力度决定着數字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建立網絡安全防禦體系逐漸成爲業内共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説:“物聯網帶來的産業集聚,爲數字經濟提供强力支撑,目前我國在物聯網、傳感器等領域被‘卡脖子’,亟須補齊短板。”
數據成爲國家基礎戰略性資源和新型生産要素,挖掘、培育、釋放數據價值,激活數據要素市場,是一道擺在數字中國新征程上的“必答題”。
福州市大數據委主任薛博説,“福州已掛牌成立數據資産運營國有企業,探索‘數據集市’‘模型集市’等新型數據運營模式。”
參會的成都市大數據集團負責人徐忠波介紹説,成都市正着力構建“公共數據運營、科學數據共享、社會數據融通”的數據流通體系,以海量數據向産業賦能、賦值、賦智。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社會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進一步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在夯實基礎,優化産業生態化轉型昇級、消費擴大合作等方面發力,將爲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高亢 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