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東北振興發展的“火車頭”,引領東北邁向全面振興




  四月的黑土地,春意漸濃,萬物吐新。
  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連,東北振興發展的“火車頭”,被外界形象地稱爲東北“四大金剛”,在東北振興中舉足輕重。洋、高、新、靚……四座各具“氣質”的城市,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鍛長板、補短板,産業結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突破,城市特點愈發鮮明,引領着東北邁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大連更“洋”】
  碧海流雲“背景板”下,大連汽車碼頭公司操作部經理王劍,用對講機指揮着各色日本産商品車從汽車滚裝船魚貫駛出,“换乘”鐵路運往哈薩克斯坦。一條以大連爲樞紐,連接東亞與中亞的商品車海鐵聯運通道今年初開通運營,在途運輸時間從80餘天壓縮至約30天。
  進出口總額約占東北地區40%、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家日資獨資企業落户、中國第一個外商投資的土地包片開發項目動土……大連,東北對外開放的龍頭,外地遊客給予這座城市最多的評價就是“洋氣”,而“洋氣”的背後則是已經深入城市骨髓的開放基因。這裏累計批準近2萬家外商投資企業,80多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對外貿易。
  大連人常將“洋氣”講作“姿勢(音)”。如今,大連的對外開放,尤其是基礎好、前景廣的對日、韓經貿合作呈現出“新姿勢”。
  “合作從傳統制造業爲主向高端裝備製造、清潔能源等新興領域轉型;從生産基地向研發生産一體化昇級。”大連市商務局投資促進一處處長朱利利説。
  投資1000億日元、最高年産新能源汽車馬達360萬臺的日本電産工業園正在緊張建設,並將設立近千人規模的研發中心;韓國半導體企業SK海力士大手筆布局大連信息技術産業……
  一季度,大連新設外資企業數同比增長70.5%,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537.7%。
  從打造連通日、韓及東盟國家,俄羅斯及中亞、歐盟國家的歐亞陸海新通道樞紐,到探索“保税混礦”創新監管,再到采取進出口商品申報智慧導航服務……張開雙臂的大連携手世界,正爲“洋氣”寫下更多生動的注解。
【長春長“高”】
  俯瞰地球的衛星圖像上,一條黄色的“綫”把緑色的農田一分爲二。“這是東南亞某地的衛星圖片,黄色的是洪水。”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衛星調度員李小瑩説,暴雨造成這一地區洪水和山體滑坡,接到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應急拍攝需求後,她和同事在4月9日調度“吉林一號”高分03星對灾區進行了拍攝。
  2015年,長光衛星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組星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目前,“吉林一號”在軌衛星有25顆,衛星産業園正在建設。
  近年來,老工業基地長春向高精尖産業轉型之路越走越寬,“光學城”“醫藥城”“衛星城”……新標籤不斷涌現。而作爲傳統支柱産業的當家品牌,“國車”紅旗也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展露“新顔”。
  今年1月,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上,没有駕駛位和方向盤的紅旗L4智能駕駛小巴看起來像裝了輪子的吐司麵包,會主動識别路面標綫,躲避障礙物,引得觀衆直呼“好萌”“好想坐進去體驗”。
  目前,總投資78億元的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項目已經開工,首批計劃投資超過300億元的一汽奥迪新能源汽車項目也已落户,長春的汽車産業不斷注入科技含量。
  長春長“高”了,科研實力才是“底氣”。英國《自然》雜誌日前公佈2020全球科研城市排名,長春位列全球第38位,中國大陸第12位,東北地區第1位。
【哈爾濱上“新”】
  在哈爾濱松花江北岸一片數十萬平方米的區域裏,在建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項目現場塔吊林立,工人往返穿梭。
  “通過打造這個項目,哈爾濱的冰雪旅遊將進一步打破季節限制。”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慶濱説。
  總投資35億元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項目預計2022年竣工,通過建室内冰雪館與冬季室外園區相銜接,將實現四季冰雪常態化運營。
  近年來,處於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期的老工業城市哈爾濱文化旅遊産業快速崛起,不斷推陳出新。
  與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項目隔江相望,匯聚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新藝術運動等多種歐式建築風格的中央大街上,遊人熙熙攘攘,這條有着100多年曆史的老街也被稱爲“室外建築藝術博物館”。
  “中央大街每年吸引遊客上億人次。”中央大街步行街區管理處副處長劉陽説,去年以來,中央大街進行了新一輪改造,包括修繕老舊庭院和建築、引入人工智能和5G技術建設智慧街區等,打造昇級版“中國歐陸風情街”。
  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李耕説,文化旅遊産業已成爲哈爾濱支柱産業之一。雖然遭遇疫情影響,但2020年哈爾濱接待遊客量7833.7萬人次,同比恢復81.8%,旅遊總收入達1105.7億元。
  2021年初,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2021冰雪旅遊系列標杆”,哈爾濱入選“2021冰雪旅遊十佳城市”並居首位。
【沈陽變“靚”】
  夜幕降臨,早已消失在沈陽工業史上的“沈重集團二金工車間”又熱鬧了起來,霓虹閃爍,人流不息。
  這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1905文化創意園”將原車間隔成了咖啡店、畫室、書店、小劇場等,與舊有鋼梁交錯呼應,令人恍如在“盗夢空間”造就的夢境中。
  “1905文化創意園”坐落在有“東方魯爾”之稱的沈陽市鐵西區,這裏縱横交錯着北二路、重工街等一批以方位和“工”字命名的街路。熟悉沈陽的人知道,過去這裏工廠遍佈、烟囱林立。
  “那時候,咱這窗子是不敢開的。”67歲的鐵西區老住户姜永久指着窗外説,你看現在,哪還有烟囱?
  順着姜永久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片片花園式小區、商業綜合體、文創園、博物館、汽車4S店,人流密集,車流不息。
  “1905文化創意園”西南方向20多公里處,中德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則呈現着不一樣的工業場景:産城融合的小鎮裏緑蔭成片,充滿濃郁歐洲風情的啤酒屋、麵包房、咖啡店散佈其中,華晨寶馬鐵西工廠就坐落在這裏,這家工廠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4A級工業旅遊景區。
  沈陽的街道在變“靚”,工業區在變“靚”,産品也在變“靚”——最新款式的寶馬車每天源源不斷地從這裏運往世界各地;東軟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藍色方艙CT,成爲戰“疫”神器;沈陽新鬆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乒乓球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機械手臂等令觀者嘖嘖稱贊……
  沈陽,這座在共和國工業史上做出過重要貢獻的城市正在以嶄新的面貌邁向未來。(牛紀偉 陳夢陽 姚湜 强勇 汪偉 郭翔)

版权所有:中国基建报社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