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标题导航
香港大學北京中心正式成立
亞洲金融大厦喜迎香港大學北京中心入駐
中冶鋼構中標大連梭魚灣足球場鋼結構工程
香港或在東南水域設立離岸風力發電場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港或在東南水域設立離岸風力發電場
香港訊
中電首席執行官藍凌志近日向記者透露,中電正研究在香港東南水域設立離岸風力發電場的可行性,相信隨着風電技術成本下降,預期中電會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機會,包括增加低碳燃氣發電,持續降低碳排放强度。
藍凌志表示,其實中電早年已研究在香港興建離岸風場的可行性,但是當時經過評估環境等因素後,在技術上和經濟上的成本太高,故暫時擱淺該計劃。不過,隨着近年風力渦輪發電機技術不斷提昇,加上區内相關供應鏈日漸成熟,使離岸風力發電項目更具商業可行性。
藍凌志稱,香港鄰近地區如臺灣都有發展離岸風電,技術不斷成熟令行業規模持續擴大,風電技術成本也逐步下降,爲中電在香港的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電會研究離岸風場相關數據,例如風葉大小、風車數目等,並正研究在香港東南水域發展一個可達200兆瓦的海上風力發電場的可行性,相信隨着風電技術成本下降,中電預期會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機會。
據悉,目前中電在内地管理多個風力發電場,如廣東南澳風場、吉林省干安風場等,干安已有第一、二期風場,中電已落實投資干安三期風場,預計將於今年上半年動工,而且干安三期有别於中電在内地的其他可再生能源資産,因爲干安三期是無須依靠政府補貼的“平價上網”項目,主要是由於風電基建成本不斷下降,中電可利用這個新的商業模式發展潔净能源。
藍凌志引用國際能源署(IEA)資料解釋,過去主要以煤炭發電,占全球發電組合約40%,由2015年起煤炭發電有逐步减少趨勢,直到去年煤炭發電比例降到約35%,相反以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則有上昇趨勢。
至於在减低碳排放方面,藍凌志表示中電持續降低碳排放强度。去年隨着新建的燃氣機組投入運作,中電的燃氣發電比例大幅提高至約50%,使電力供應的碳强度降低約20%。氣體排放方面,中電位於龍鼓灘發電廠新建的聯合循環燃氣渦輪機組,亦有助配合政府的環保政策。
另一方面,爲配合香港的能源轉型,中電亦將繼續增加低碳燃氣發電,並會專注完成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龍鼓灘第二臺燃氣機組的建造工程,兩個項目預計分别於2022年和2023年投入服務,相信相關措施將有助减少香港的碳足迹,並爲香港在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作出貢獻。(雨聲)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中国基建报社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