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7709米,哈爾濱工程大學“悟空”號創中國AUV潜深新紀録!










   青島訊 4月1日,哈爾濱工程大學“全海深無人潜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完成第三階段深海海試試驗,返回青島母港,早晨7點順利靠岸。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組織的西太平洋深海科考航次中,“悟空”號全海深AUV進行了5000米級深潜和7000米級深潜,最大下潜深度達到7709米,創造了我國無人無纜潜水器AUV下潜深度的新紀録(原最大潜深紀録爲5213米)。這也是繼俄羅斯“勇士-D”AUV後,AUV潜深的世界第二深度。
   【遭遇惡劣海况,第一次下潜在劈波斬浪中完成任務】
  3月6日是全海深AUV第一次下潜的時間,也是科考船“深海一號”入列以來首次搭載AUV執行科考任務。西太平洋海面上,6級大風削去波峰上的浪花,2.5米高的大浪席捲而來。這也是AUV第一次在接近5級海况下開展下潜任務,全體隊員都捏了一把汗。
  項目副總師、潜水器本體負責人、哈工程船舶工程學院曹建副教授介紹:“正式下潜之前,我們預測過很多出現的場景,也做了相對充足的準備。航次領隊、首席科學家、隨船測試專家組、安全總監及船長等都給予瞭高度重視。爲了保證實驗順利,船上派出最精鋭的試驗部船員與我們的試驗團隊一起,對AUV試驗各個階段擬定了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並進行了全海深AUV系統布放回收演練,以及水聲定位基陣、通信聲呐陣收放演練。”通過演練磨合,團隊成員與船員分工明確、配合密切,熟練掌握全海深AUV布放回收操作流程,同時蛙人艇摸索並優化了AUV掛鈎操作,爲全海深AUV海試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如此惡劣海况下作業,充分的前期準備給了大家信心,他們按照規劃好的流程,精準操作。在現場人員通力合作下,AUV順利布放入水並最終下潜到海底,最大下潜深度5016米。此次下潜對AUV水聲通信、水聲定位、抛載自救等關鍵子系統進行了測試,並成功進行了水底拍照、攝像及採水測試。“第一次深潜過程中全海深AUV功能正常,我們完成預定作業目標,全體成員在劈波斬浪中出色完成任務,這極大地鼓舞了團隊的士氣。”曹建説。
   【向更深處衝擊!6656!第二次下潜破紀録】
  3月8日,AUV進行了第二次下潜。爲進一步挑戰下潜深度,項目組决定在西太平洋公海區域6700米深水域進行試驗。試驗當天,浪高足有2.0米—2.5米,但有了前一次經驗,隊員們更加從容。
  AUV於8時45分(東九區時間,下同)入水,15時20分出水。“6656米,最大下潜深度6656米!”項目副總師、控制系統負責人、哈工程李岳明副教授興奮地喊了出來。面前AUV監測屏幕的數據,意味着“悟空”AUV已突破了中國無人無纜潜水器AUV下潜深度記録。
  本次下潜,AUV在水底連續工作3小時17分鐘,再次對水聲通信、水聲定位、抛載等系統進行了測試,並成功在水下6656米深處取回了水樣。試驗過程中,AUV全系統工作正常,達到了預期試驗目標。
   【最後下潜,7709米!向更深處挑戰】
  根據航次計劃並結合海域内天氣情况,3月21日是AUV最後一次下潜機會,爲此項目組决定向更深的海域挑戰,特意挑選所在7700米級深度海域作爲本次下潜區域。
  由於本次下潜將對全海深AUV“單信標與多源信息融合定位”精度指標進行考核驗收,爲節約時間,項目組於前一天常規科考任務結束後當晚進行水底單信標的布放與標定工作,信標標定一直持續到21日凌晨3時40分。
  幾乎没有睡覺的時間,21日6時,團隊全體成員開始進行AUV下潜準備工作。8時43分,AUV布放入水,15時33分,AUV出水。這一次,AUV在海底定高航行3小時15分鐘,最大下潜深度7709米,采集有效水底圖片1543張、視頻2小時24分鐘。試驗過程中單信標定位精度進行了指標考核,精度超過了任務書中規定指標要求。
   【勇於挑戰,探索未知,向全球最深海底深淵進軍】
  從2月24日到4月1日,整整37天,團隊成員承受狂風巨浪、頂着炎炎烈日完成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全海深無人潜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第三階段海試試驗。“悟空”AUV順利完成了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並取回了原位水樣,爲11000米級深潜試驗奠定堅實基礎。現場專家組對全海深AUV現有性能指標進行了認证,肯定了取得的試驗成果,對試驗團隊迎難而上、不斷拼搏進取的精神給予鼓勵。
  早在2017年,在科技部“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支持下,哈爾濱工程大學獲准牽頭開展全海深無人無纜潜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哈工程船舶工程學院李曄教授任該項目的負責人和首席科學家。
  全海深AUV“悟空”有着年輕人喜歡的高顔值,别看它只有2米長,1米寬,但有1.3噸的重量。經過潜心研發,2019年春秋,“悟空”完成了兩次1500米級海試。2020年盡管在疫情之下,項目組也没有停止向深海挑戰。
  今年1月,哈爾濱新冠肺炎疫情再次來襲,哈工程“全海深無人潜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接到通知,疫情期間從哈爾濱飛往青島需隔離14天。爲了能順利登上“深海一號”船,參加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組織的西太平洋科考航次,他們必須提前出發。這也意味着,這個春節要離開親人,在异地度過。但這些對於項目組的每一位成員來説都不是問題。“我們的行李一直在辦公室,早就習慣了任務來隨時走的科研工作和生活,節假日對於科研人員來説,算不了什麽,我們的家人也都十分理解,並全力支持。”哈工程水聲工程學院教師史銘説。
  他們選擇了義無反顧,在空寂的機場,哈工程船舶工程學院教師曹建、李岳明,哈工程水聲工程學院教師史銘、張文博博士,哈工程機電工程學院接宇欣博士組成5人試驗團隊前往青島。在全國人民慶祝春節的鞭砲聲中,他們默默工作在裝配車間,完成了AUV陸上組裝和系統測試,爲順利登上“深海一號”科考船前往西太平洋做了重要的準備。
  深海科學研究,是叩問地球成長,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同時對海底地質活動、深海生物基因、深海礦産開發都具有深遠意義。“科學探索的道路總是充滿荆棘與挑戰,全海深AUV團隊將重新整裝,在海洋强國的道路上繼續奮勇拼搏。”李曄教授説,這也是團隊寫在大海上的錚錚誓言。(李麗雲)

版权所有:中国基建报社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