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全球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存在巨大不平衡性
  香港讯 近日,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陈骥教授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合作,进行了全球首个大城市城市化特征的创新研究。
  研究使用MODIS卫星数据的土地利用数据(根据国际生物圈层计划IG-BP分类),在全球提取了841个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分析这些大城市在2001至2018年间,在城市扩张,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建成区绿化程度的转变,发现它们之间的城市化步伐极为不平衡,而当中可能衍生出的连串迫切的城市化问题,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研究把全球841个大城市按国家/地区收入水平划分为四类,其中:
  -353个城市(42.0%)来自高收入国家/地区(例如美国纽约、日本东京)
  -340个城市(40.4%)来自中高收入国家/地区(例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北京、巴西圣保罗)
  -127个城市(15.1%)来自中低收入国家/地区(例如印度新德里、埃及开罗、尼日利亚拉各斯)
  -21个城市(2.5%)来自低收入国家/地区(例如尼泊尔加德满都、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
  结果显示,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代表的城市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之间存在极大不平衡性。另外,以城市公园、绿地及绿色屋顶为代表的城市绿化程度,研究揭示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匮乏之间的不平衡性。其中,中高收入国家的大城市,城市扩张最为快速,是高收入国家的三倍以上。高收入国家的城市扩张和城市人口增长均处于最低水平。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其平均城市人口增长量最高,但在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却远远落后,从而导致严重的城市问题:如大量城市贫民窟的涌现,和人口过分挤迫的问题。
  在841个大城市中,有325个城市的建成区有超过10%的区域绿度显著增加,其中101个位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建成区显著变绿区域面积最大的前十位城市分别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东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迈阿密、北京、芝加哥、首尔、天津、圣保罗和大阪。
  “中国在2030达到碳排放顶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城市绿化表现出色的大城市,能起着示范作用,为中和碳排放和减轻全球气候变化带来重要影响。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了解过去几十年来不平衡的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可以为城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在城市扩张、人口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取得平衡。”陈教授说。
  “今次研究为全球提供了一种监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低成本方法,这些定量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如何在各个城市实现合理的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也提出了警示,没有适当的长期规划,持续快速的城市发展可能是有害的。而发展中和最不发达国家,尤其迫切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陈教授补充说。(郭政新)

版权所有:中国基建报社   广告、业务、来稿:zgjjb@foxmail.com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