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动态
第03版:基建督查
第04版:工程纪实
标题导航
探寻江苏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逐年“双降”的成功密码
芜湖公布中桩物流园码头事故调查报告
中国大力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等保险制度建设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大力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等保险制度建设
上海讯
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面临诸多挑战。近日在杭州举行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保险实践智库研讨会上,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要积极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等保险制度建设,发挥风险“过滤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让保险业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建筑安全风险管控的有力补充。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工程质量保险,大力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简称“IDI”)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简称“建工安责险”)等保险制度建设。2017年8月,住建部发文提出培育工程质量保险市场,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今年11月,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将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责险提上了国家立法层面。
据悉,2016年至今IDI保险在上海已提供约2561亿元的保险保障,从起初保障新建商品房、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到如今逐步覆盖更多老旧商品房,在建筑工程质量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IDI保险、建工安责险等保险创新,是民生保障、防范建筑质量风险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国大地保险业务总监成文清认为,保险为建筑工程提供风险保障和风控服务,将助力建筑企业打造高质量人居环境、建设经久耐用的优质建筑。专家表示,当前建筑质量出现问题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社会各方特别是民众都倾向找政府解决。事实上,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已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IDI保险与建工安责险对于政府完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回归“裁判员”本位,将显著发挥能效。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郭丽军表示,IDI保险等工程保险中的创新型险种,虽然保费收入整体占比不是很高,但在保障整个工程参与各方面利益、减轻政府负担方面的作用不可轻视,“IDI保险具有‘保险+风险预防’的双重功能,工程质量风险的过程管控重于事故后的损失补偿。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机构全程介入,更将有效提高建筑质量。”
业界建议,由于国人对住房特别执著、特别重视建筑质量问题,可以更好地借鉴国际保险制度经验,积极通过市场化的有效机制,持续健康地推进建筑业社会参与各方共治共同发展。(林雨润)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中国基建报社 广告、业务、来稿:zgjjb@foxmail.com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